足比大家超前了20多年。秦海不想浪費自己的這些先見之明,因此經常會參與學院裏各個專業的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提出一些設想,讓大家去嘗試。
一開始,大家對於這位技校出身的董事長並不在意,充其量是出於不讓秦海難堪的想法,照着他的建議去試一試,以便未來有個交代。誰料想,試驗過之後,大家才發現秦海的建議竟然是那樣精準,許多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往往就在他不經意的一句點撥之中得到了解決。
不同專業的學者們有時湊在一起閒聊,說起此事,才發現不僅僅是自己這個專業,其他專業的研究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也就是說,秦海居然是一位跨專業的材料人才,他對於科研的理解用高瞻遠矚來形容也絕不過分。
當然,並不是說秦海一個人就擁有包打天下的能力,事實上,秦海給大家的點撥只是方向性的,比如在某種材料里添加某些微量元素,或者在某種材料製備時採用某種工藝,具體添加的數量是多少、工藝流程如何,還是需要科學家們自己去摸索的,大家付出的精力遠要比秦海說的一句話要多得多。
可是科研的特點就在於,一個方向性的指點能夠讓人少走許多彎路,許多科技創新都是科學家們腦子裏靈光一閃的結果。秦海做的事情,就是給大家提供了無數的閃光,讓他們能夠事半功倍地達到預想的目標。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大家就由被動地接受秦海的建議,轉向了主動尋求秦海的幫助。秦海這兩年東奔西走,忙着開拓商圈人脈,但只要有時間,就會回材料學院來呆幾天,與大家一起聊聊科研。每次聽說他回來,各個研究室的負責人就會排隊等着與他見面,或者向王曉晨預約,要請秦海到自己那裏去看看,指點指點。
張婭婷的敏感材料實驗室,是受秦海指點很多的單位,正如張婭婷說的,軍功章里有她和助手們的一半,也有秦海的一半。
「今天不是開我的表彰會,而是要聽取大家的成果。張教授,你剛才說到你們在氧化錫氣敏陶瓷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傳感器的性能超過了國外水平,那麼實用化方面進展如何?」秦海對張婭婷問道。
張婭婷把嘴微微一撅,說道:「秦總,我對你可有意見。」
「什麼意見?」秦海有些摸不着腦袋。
張婭婷笑道:「我可不喜歡人家叫我張教授,你問問大家,現在他們都叫我什麼。」
「張教授現在讓大家都叫她張姐,她說這樣才親切。」王曉晨在一旁抿嘴笑着,向秦海提醒道。
「哈哈,失言了,失言了。」秦海從善如流,也笑着說道:「那我就入鄉隨俗,也稱您一句張姐了,不過,張姐也別一口一個秦總了,叫我一句小秦或者秦老弟,不是更顯得親熱。」
「那我可不敢。」張婭婷捂着嘴笑道,「秦總就是秦總,我如果叫你秦老弟,那可就是目無領導了。」
「這太不公平了吧?」秦海裝作鬱悶的樣子,不過倒也沒有強求。他是材料學院的老闆,必要的威嚴還是需要維護的。他可以讓傅文彬、王曉晨他們稱他為小秦,但如果普通的研究人員也都這樣叫,就有些過於隨意了。一個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產生等級劃分,一味抹煞這種劃分,不利於令行禁止。
對於張婭婷的變化,秦海在內心也是頗有一些感慨。張婭婷也是他親自引進的學者,他記得從前的張婭婷是比較沉默,多少還有一點點傲氣,對人不冷不熱,不像是很好相處的樣子。可是到材料學院來這兩年多時間,她的性格完全發生了變化,變得熱情開朗了,否則也不至於在「張教授」和「張姐」這樣的稱呼上較真。
安河材料學院是按照秦海的意圖建立起來的一所科研機構,從一開始,秦海就要求學院必須建立起一種和睦、陽光的科研和生活氛圍。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往往也是勾心鬥角最厲害的地方,許多科研院所里都有這樣的特點。有些領導喜歡職工之間互相爭鬥,甚至刻意去鼓勵這種角斗,因為職工之間斗得越厲害,領導就越容易拉一派斗一派,建立自己的權威。
可秦海不喜歡這樣做,他不希望自己花大力氣挖來的科研人員把精力消耗在內鬥上,他也不需要通過分化瓦解的方法來維持自己的統治。他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了傅
第五百零六章 用技術換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