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吶,竟是能讓一個近三百年的強國由盛轉衰,頻臨滅亡。誰有想過,這其中緣由?」朱慈烺朗聲地說着,台下一片議論紛紛。
「陛下……這話可真敢說。」吳甡長長吐出一口氣,人常說家醜不可外揚,可皇帝陛下都說了,更是讓明人們都感覺好一陣的後怕。
當局者迷,在原定歷史上,崇禎皇帝上吊之前,無數士紳們都覺得大明國祚可以千萬年呢。可誰想到,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就這麼轟轟烈烈倒塌了。
而南明的表現,更是顯得格外孱弱,腐朽得一碰就碎。
這個問題,不少有良心的朝鮮學者對此很愧疚,認為這是朝鮮人的過錯。是他們拖累了大明,在壬辰倭亂之中消耗了大明的國力,以至於大明在原定歷史裏被滅國。
「還請陛下指教。」李亻宗開口了。
「指教不敢談,共同研究罷了。」朱慈烺謙虛了一下,又道:「一切問題的核心,在於生存與發展。以當今時代,以農耕文明為核心。農為國之本。只要有土地可以讓百姓耕種,百姓得以生存,便可以消弭內亂。大明面對建奴,並非沒有可戰之力。實則內憂外患,內外糾纏,這才大耗元氣。一待內亂平定,則外患可除。」
「而農業……他面臨一個千年以來無法突破的死結。現可耕種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代代繁衍需要耕地的百姓卻是遠遠超出的。無論我們如何控制,試圖均平土地也好,賑濟災民也罷。都無法繞開這個死結。那麼,一旦天災人禍出現,便是饑民四處,天下動亂之事。只有一場打亂結束,百姓凋零,土地空曠,才能重新得以治理。此為治亂循環,千年以來,代代延續。」
朱慈烺一字一句落下,振聾發聵,讓場上所有人聽着朱慈烺這些話,久久思慮,皆是恍然大悟。
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