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石心深吸了一口氣,「暗影司第二……」
雖是竭力克制,但石心的眉心已然浸出了汗水。
「看大師這表情,怕是頗為意外吧?都察院這樣的組織出現了一個佛門弟子……算不算是罪孽呢?」
「施主從何得知?難道施主跟都察院之間……」
「我跟都察院之間是何關係,大師就不必計較了。在下只是想知道,當大師知道浮生此時的處境之後當如何做?」
「阿彌陀佛。」石心長嘆一聲,「施主,是你贏了。關於浮生的事,貧僧可以告知一二。不過,作為交換,你所知道的關於浮生的事情當也告訴貧僧。」
夏商心中一笑,不可置否地點點頭。
……
十年前——
「師父,徒兒此次離寺拜訪數座寺廟。觀其供奉神佛姿態萬千,相貌各異,然名字卻與本寺相同。徒兒疑惑,這天上的佛祖們究竟是何模樣?究竟師父教徒弟的佛像是對是錯?」
「不同的人心中佛的形象各不相同,俗話說佛乃眾生相,實則謬以。只因無人能見諸佛之相,方靠個人心中幻想,故天下神佛之態各異,未見其真。」
「那我們千佛寺的這些佛像究竟是對是錯?」
「自然是對的,心不疑乃至誠。」
「若唯千佛寺中神佛之相皆對,那其餘寺廟皆錯。那其他的信佛之人豈非虛度光陰,求錯了神佛?」
「石心,你可知為師為何其名石心?」
「請師父解惑。」
「你天資聰穎,將來造詣必定不凡,唯獨你修佛之心不靜,易於外界之事所擾。取名石心,乃要你心如磐石,不動如山。只有內心清淨了,修煉方才可以得道。」
「得道不就是為了普度眾生?如今徒弟還沒有得道,就看見外界許多同道中人行錯法,為何不予以糾正?」
「石心,這天下不平之事許多,你不要多管了。」
……
此時,文華殿中似有議論聲起,傳入偏殿讓石心的話語聲變得不那麼清楚了。
「天下佛像形態不一的疑惑困擾貧僧許久,雖師父讓我安心修煉,然我卻難過心中魔障。半月之後,終於是私自離寺,準備遊覽天下。當時,我堅信千佛寺中由我師父所雕刻的佛像乃是真正的佛像,其餘寺廟的佛像皆是錯誤的。於是,貧僧以修正天下佛像為由開始了自己的遊歷。
在離開千佛寺往京城休整的途中,貧僧偶遇一位陸先生。此人雖是俗家之人,然卻對佛法佛理見解頗深。與貧僧甚是有緣。後來貧僧在京城中得罪權貴,多虧這位陸先生出手相救,方才能全身離開京城。
離開京城之際,這位陸先生託付一個孩童給貧僧。讓貧僧傳授其佛法。這孩子非同尋常,當事見之不過年僅三歲,卻身負怪力,三歲時便可輕起百斤。並且此子內心戾氣極重,經常不受控制。傳說他的父母因此而亡。那位陸先生說自己無法撫養其長大,留在京城怕多為禍事。故要貧僧撫養之。
貧僧不忍拒絕,便以此作為對陸先生報恩之舉,將此子收留,後起名清心。與貧僧一樣,希望他能清心而為,不要受心中戾氣所影響。此子就是施主所說的浮生了。」
石心說得很認真,思緒似乎完全沉浸在了回憶之中,想到曾經的美好,嘴角也不禁浮現出淡淡的笑容。
「清心跟隨貧僧遊歷至巴蜀腹地,在巴蜀之中生活了五年。這五年之中,清心飽受心中戾氣所折磨,經常誤傷巴蜀百姓。不得已而搬到了深山之中。貧僧在深山中開了的一片佛地,平日裏除了教授清心一些佛法之外,就是雕刻佛像。這期間,貧僧因開山而得一塊天外神石,竟發現清心心中的戾氣可以被那塊神石所吸收,遂雕刻一柄劍配於浮生防身,至此才算真正抑制住了清心體內的戾氣的。
但清心天生神力且身懷戾氣的體質讓貧僧感覺不安,古書有雲,犯天生異能者,必妖孽也。這十年間,貧僧所擔憂者皆是清心成年後的境遇,恐他走上歧途。本欲讓清心在深山之中度過一生,卻不想五年前,那位陸先生竟然找到了我。說要帶走清心。」
「清心正直少年,嚮往外界生活,決心跟隨陸先生離開。貧僧沒有理由阻止,但隱隱覺得其中似有蹊蹺。那位陸先
第651章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