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佃戶,但是自家也保留了十畝好水田,請長工操持照料,目的只是想多得點糧食,正好方便了揚文禮的科學種田計劃的實踐。
現代種田有農業專家進行過系統的總結和改良,比古代種田,農民自己摸索,再通過口口相傳要強上許多倍,這從每年的糧食產量不同就能窺見一斑。
古代水稻最高畝產不過三百多斤,而現代常規稻的畝產能達到六百至八百多斤,平均每畝相差有一倍以上的差距,這全都是科學的功勞。也就是說,只要通過科學種田,在古代也能做到較高的畝產。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明未亂世,出現過異子而食人吃人的情況,科學種田更是難能可貴,揚文禮比誰都看得清楚。
古代中國,除了海南其餘地方都是種單季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解決早春稻種的防寒保暖問題,那時候沒有地膜。
一般是油菜水稻兩種作物輪種,有時冬季也只播中草籽,用來肥田。這一點,古代和現代沒什麼區別。
科學種田首先就要科學育種。選取顆粒飽滿,色呈金黃的稻種。首先要給稻種消毒殺菌,現代一般使用強氯精,那是化學品,古代沒那東西。揚文禮使用了在古代可以買到的天然硫磺代替了強氯精,效果可能要差一些,但總好過不殺菌消毒。然後再是溫水泡種,提高稻種發芽率。
下一步就是選用水源方便的稻田育種,古代一般是散播,由於是單季稻,氣候溫暖的關係,也沒有多大差別。但專門的小塊稻田育種能夠給田地殺菌消毒,能顯著提高秧苗的生長率,得到強壯的秧苗。如果秧苗再選一次種,效果則更佳。
做什麼都怕專業都怕認真,可惜一般人就是做不到這些,揚文禮恰好知道其中的關鍵,因此他比現代農業專家都較真,整個種田步驟詳細到極致,一絲不苟,他想盡最大可能提高單位畝產。
……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biyange.co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二章:生態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