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興三年(1234年)年春正月,粘葛完展聽說蔡州已經被攻破,為安定軍心,率眾守城以待金朝新立的皇帝,派人裝成從蔡州來的使者,說是有聖旨云云。綏德州帥汪世顯也知道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殺殉國。汪世顯歷來怨恨粘葛完展壓制自己,想假傳聖旨,發兵攻打鞏昌。但是又畏懼蝦蟆的威望,於是派人約蝦蟆合力襲擊鞏昌。使者到,郭蝦蟆對他說:「粘葛公奉詔為行省,號令誰敢不從。現在住上受圍於蔡州,打算遷往鞏昌。國家危急的時候,我們既然不能致死赴援,又不能率眾奉迎,卻要攻擊粘葛公,先廢主上將要遷幸的地方。主上將遷往哪裏呢?你們的主帥若想背棄國家,那就讓他自己去做好了,為何要加上我呢?」於是汪世顯率兵攻破鞏昌,劫殺粘葛完展,降蒙古軍並遣使者二十餘人勸郭蝦蟆降,均被拒絕。
郭蝦蟆是怎麼死的
金國滅亡後,西部州府無不歸降蒙古,只有郭蝦蟆堅守孤城近三年之久。
蒙古窩闊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軍併力攻城。蝦蟆感到城將不保,仍決意死戰到底,集州中所有金銀銅鐵,雜鑄為炮,用以反擊蒙古軍,又殺牛馬慰勞戰士,燒毀自己的房子和積蓄,以示必死的決心,稱:「別留下來給蒙古軍。」日夜血戰,拼死抵抗。蒙古軍也無法很快攻破城池。軍士死傷越來越多,眼看城破在即。郭蝦蟆命人堆積柴草在州官署,召集家人和城中將校的妻女,關在一間屋裏,準備親自焚之。火越燒越大,郭蝦蟆率領將士在大火前面拉滿弓等待蒙古軍攻到。城被攻破,蒙古兵蜂擁而至,戰鬥良久,士卒中有彈矢盡絕的,就挺身跳入火中。蝦蟆站到大草堆上,以門板掩護,射出二三百箭,百發百中,箭射完了,就把弓和箭扔到火中,自焚而死。城中無人投降。郭蝦蟆殉難時,年僅45歲,當地人立祠祭奠他。靖遠城隍廟故址即是該祠舊址,廟中城隍便是郭蝦蟆。
第2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