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需要半工半讀,還能將時限縮短,因為韋寶的教育體系中,是可以自學,自己選擇提前考初中,或者考高中的。
很多參加過掃盲班的人,已經可以嘗試考初中了。
在韋寶的預計當中,五年之後,韋家莊就很有可能出一批他的新式教育出來的大學生!
韋寶相信,這幫飽讀詩書的學子們,進入新式教育,只要接受認可了,學習的速度一定是驚人的,他們都可以邊教書,邊承擔第一批學術開拓者的任務。
韋寶制定的制度,法律法規,好些東西他自己是只知道個大意,知道內涵和方向,但是還需要有人吃透,有人精耕細作的去播種,去傳播,去讓每個人都適應他的體制。
不光挖掘本地人才,韋寶甚至還讓統計署向外要『外教』了!
弄幾個長期生活在大明的有真才實學的傳教士來教授外語和數理化方面的知識,也在韋寶的計劃當中。
他不怕這些人泄露韋家莊的事情,只要肯簽訂五年協議,肯在韋家莊待滿五年以上,韋寶相信,即便到時候要走,也不怕了,因為五年的時間,足夠他將韋家莊發展成一個堡壘型城市!
到那個時候,自己在官場應該已經起步了吧?應該已經有能力庇護韋家莊了吧?
即便是在官場發展的不好,有韋家莊這種堡壘型城市在,切斷對陸地聯繫,專門發展東北海域的商貿,自給自足不成問題,大不了做個小割據者就是了。
遼西遼東這邊,本來一大堆世家就是這種小割據者嘛,家家都有一塊地盤,這不算什麼。
有了這些有功名的學子,往後自己發展好了,還可以給他們捐官,捐監在這個時候很流行。
童子試關卡重重,應試者其實不經過童子試、科考的,也能參加鄉試。
納粟入監這個制度始於明代中葉,一直行至清末。
納粟入監是用銀子捐一個監生,取得鄉試入場資格,有了這個資格,甚至不用參加科考,不一定要在國子監讀書,這就是俗稱的捐監,亦稱例監生、捐監。
《明史.選舉志》:「例監始於景泰六年(1455年)以邊事孔棘,令天下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只是這個方式總是會被人看輕而已。
捐監指明、清兩代出資報捐而取得監生資格的人,始於明景帝時。初只限於生員,後無出身者也可捐納而成為監生,稱為例監。
明黃瑜《雙槐歲鈔·援例入監》:「景泰改元,詔以邊圉孔棘,凡生員納粟上馬者,許入監,限千人而止。」
韋寶手下有了一批秀才之後,到時候甚至可以直接給他們買舉人,謀求縣令的官職,以後自己在哪一片有了實權之後,可以將底下的縣令,知府這些,都換成自己的人,形成區域割據。
這時代不光是遼西遼東,大明到處都這樣,中原、西北、西南、東南、長江兩淮,到處都這樣。
有一個完整並且可行的計劃,做事就不慌,韋寶美滋滋的與眾多賓客應酬。
韋寶和范大腦袋主要負責接待公子哥們,對於這些富家子弟,以交朋友為主。
「公子,大部分有錢公子都還不錯啊,稍微有些嫉妒咱們天地商號發展的快,不過,對於和公子同是山海書院出來,還是願意論感情的。」范大腦袋向韋寶報告。
「很好!」韋寶笑道:「以後對外聯絡的事務,都由你負責,不光是北直隸和遼西各處商號,還包括這些和我有關係的商場上,官場上的人來客往。」
范大腦袋大喜,這是他愛做的事情,而且,負責公子對外聯絡,其實也算是很重要的管事了,急忙道:「多謝公子。」
韋寶眯着眼睛,看着眾人大聲唱朋友『一生一世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的場面,覺得溫暖。
因為有不少人,上回已經唱熟練了,這次可以帶着旁人唱,所以,大家配合的更加整齊。
有學子來拉韋寶,讓韋寶帶大家唱,韋寶笑着起身與眾人在一起手挽手,大聲道:「大家一起唱吧!跟着我韋寶的人,都是我的弟兄,對我韋寶好的,都是我的朋友,我們一生一世一起走!」
眾人轟笑一聲,歡聲笑語。
吳雪霞一
【0302 又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