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融的壯麗景觀。
書院的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現存建築基本格局。
明代書院學術仍以朱張之學為正宗。
書院的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休息場所五大建築格局。
韋寶以前也經過過這裏,主要是沒有留心,今天目測了一下,廖夫子的書院主體建築面積有近10000平方米,分為書院主體、附屬文廟。規模可真大不小啊。
不但有文化氣息,還有點高大上的氣息,第一次與廖夫子見面,韋寶便感覺廖夫子和一般的老學究很不一樣,有點生意人的市儈氣質,果然是很會經營。
他又當老師又當校長的,要是擱在現代,肯定是一個成功的教育經營家。
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
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佈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
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御書樓、校經堂、文廟等,包括供祀孔子、大專祠。
園林和書院建築群相得益彰。
大門採用南方將軍門式結構,建於十二級台階之上,五間硬山,出三山屏牆,前立方形柱一對,白牆青瓦,置琉璃溝頭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繪游龍戲太極,間雜卷草雲紋,整體風格威儀大方。
門額是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魏忠賢宣佈不准再弄書院這種形式的關係。
門口也並沒有專門的人站崗,守門啥的,顯然可以隨意進出,很開放的形態。
韋寶和王秋雅往裏面走,見到一個中年女人在打掃。
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
講堂兩旁有南北二齋,分別為教學齋,均為師生居舍,過去學生大量的活動時間就是在這裏自修。
王秋雅對於書院的學規很感興趣:「公子,看一下學規再進去呀,等下別衝撞了學規,挨處罰。」
韋寶呵呵一笑,跟着去看。
書院的學規,最早源於朱熹的《書院教條》,廖夫子又提出「整、齊、嚴、肅」四字並撰詩,刻在碑上嵌於書院講堂右壁。
書院學規:時常省問父母;朔望恭謁聖賢;氣習各矯偏處;舉止整齊嚴肅;服食宜從儉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齒序;痛戒訐短毀長;損友必須拒絕;不可閒談廢時;日講經書三起;日看綱目數頁;通曉時務物理;參讀古文詩賦;讀書必須過筆;會課按時蚤完;夜讀仍戒晏起;疑誤定要力爭。
「好些個字我都不認得。」王秋雅道:「跟着公子來聽學,也可以學習學習。」
韋寶點點頭:「有這個思想準備就很好啊,人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習。」
兩個人正說話間,廖夫子出來了。
「韋公子,您來了啊?」廖夫子滿面熱情。
韋寶一汗,這似乎不應該是學生和老師想見的場景吧?
怎麼感覺廖夫子跟個山海樓的孫掌柜一般去了啊?
你開的是書院,又不是開辦的酒樓,好嗎?
是不是應該嚴謹刻板一些,不苟言笑一些,才符合古時候夫子的形象吧?
廖夫子還好一些,韋寶隨眼望去,只見一幫學子,一個個臉刷的白白的,好些個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噗了粉?
gay里gay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