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當時明軍的火槍數量,發展出排隊槍斃式的列陣戰法,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清軍的紀律性,作戰觀念都很落後,這個戰術跟同期西方比,落後了太多。
那麼,清在軍事理念和兵器都不佔優的情況下,是如何打敗准格爾的?
首先打准格爾可一點都不簡單,清死磕了三代皇帝才解決的事情。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國家體系的對抗,絕不僅僅是武器和士兵的對抗。
清敗準噶爾,背後是十分強盛的國家,外面是沙俄和清的合作,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使得準噶爾同時被清和沙俄聯合絞殺。
清滅准格爾是綜合國力為主,外交政策為輔取得的勝利。
因為明朝根本就不認為蒙古是問題。
太祖以後,蒙古對明朝政權並沒有實際威脅,明朝也缺乏解決蒙古問題的動力。
邊地百姓死活,東林黨的老爺們和閹黨的老爺們都是不在乎的,老爺們能關心大明的命就不錯了。
至於京城會被圍,要是按老爺們的想法兒留在南京,那就連北京被圍都不是事兒了。
事實上明朝中後期幾次振作,都對應着北京的危機,成化對應正統景泰,隆萬對應嘉靖。
大明這樣的老大帝國,沒個首都被圍級別的危機,是不可能對現狀有動作的。
萬曆時明朝一年只有四百萬兩銀子的進賬,這樣的政府可以說連搜刮都不會,真是窮得叮噹響。
真正時刻面對着亡國危機的兩宋搜刮能力都比明朝強。
何況蒙古諸部別說有滅亡明朝的能力,連滅亡明朝的想法兒都沒有,俺答汗所作所為怎麼看也不是想進中原當皇帝的樣子。
至於大清,本身就有很強的草原屬性,準噶爾真正地給清朝造成了國本動搖級別的危險。
匈奴強而東胡亡,蒙古興而金國滅,一旦準噶爾統一草原,那麼清朝賴以壓制漢地的滿蒙同盟自然瓦解,這是要命的事情。
大清真的有錢。乾隆光為個大小金川土司就砸了七千萬兩銀子進去。
七千萬兩,萬曆十幾年間挨了全天下的罵,收來的礦稅不到一百萬兩。
光是平大小金川的錢就夠萬曆同時打三四個抗倭援朝的了。
何況清朝對準噶爾部的徹底征服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在18世紀中葉,換了乾隆之外的任何一個皇帝,都不一定會傾全力犁廷掃穴全滅準噶爾。
而失去了這個機會,恐怕就再無機會了。
放眼整個中國史,也就是漢武帝,唐朝皇帝,劉徹李治少數人既敢做這種決策,又能把事情辦成。
康熙打爛了葛爾丹,准部就不再能作為清朝亡國級邊患,所以康熙後期是以守衛內蒙為宗旨,並無全力出擊之念。
雍正因能力問題而無法出擊伊犁,嘉道兩位則全無人君氣象,他們都不像乾隆好大喜功,激勵奮進。
乾隆是連爬雪山越高原打廓爾喀這種完全不計成本的事情都要做的人,乾隆有野心也有能力,更恐怖的是,乾隆手裏真的有錢。
平準噶爾所則帶來一系列相應作用,受準噶爾部壓制的回部被清廷打爆,天山南路納入版圖,准部跨越無人區奇襲拿下拉薩,清廷為了搞定宗教問題也得殺入西藏,殺入西藏要通過青海,侵用和碩特蒙古地盤導致羅卜藏丹津反叛,滅了蘿蔔後青海只能成為實控。
青海不寧則入藏另一條路需要打通,川西的大小金川就得挨打。
準噶爾部和沙俄勾結,為了打斷聯繫就得與沙俄展開外交,外東北疆界就得確認。
真的換人來做西域再征服的事情,韋爵爺自忖自己就不一定能做得像康乾一樣好,因為對西域而言,搞定蒙古西藏只是起點,搞定中亞和沙俄才是問題的終點。
這個終點,直到蘇解體不存在了,才算到達。
乾隆能在西方勢力殺入東亞的前夕完成這個起點,是對華夏有大功的。
韋爵爺從來不會因為清朝本身帶有的殘暴無恥、戕害人民的屬性而否定康乾為邊疆做出的努力。
清廷對蒙古的控制,甚至慈禧御下的一系列高級手段,都是韋寶很
【0919 韋爵爺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