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勝和虞信的爭執辯論,在場的眾人們其實早就已經習慣了,甚至就連兩個當事人趙勝和虞信也都習慣了。
只不過這習慣歸習慣,該爭的東西還是要爭的。
畢竟這些爭執可並不僅僅是關係到兩人之間的顏面問題,同時更是關係到了公族派和布衣派兩派的切身利益。
趙勝並沒有繼續開口,開口反駁虞信的是趙勝的盟友劇辛:「虞卿此言差矣。如今的楚國既然已經陷入了內亂,那麼等到我軍前去攻伐秦國的時候,楚國就不可能會派兵援救秦國,如此一來我軍便可專心致志的攻略秦國。但如果是的先攻擊楚國的話,那麼秦軍是肯定要前來相救的,這樣我軍就要兩線開戰,並非明智之選。」
劇辛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攻擊秦國的好處和必要性。
劇辛開口了,廉頗大將軍也不甘示弱,瓮聲瓮氣的說道:「就算秦楚同時來攻又有何妨?老夫一人便足以將其料理完畢。」
老將軍的這一番話之中豪氣十足,完全沒有把秦國和楚國放在眼裏。
這的確也是事實,畢竟趙國連六國伐趙都扛過去了,現在的秦國和楚國對於趙國來說都屬於是弱雞,只不過一個是非常弱的弱雞,一個是沒有那麼弱的弱雞罷了。
一打二算個啥?當年六國伐趙,我們趙國也沒虛過呀。
所以老將軍覺得,這都不算個事。
我們趙國想打誰就打誰,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打一雙,就是這麼霸氣!
這不僅僅是代表着廉頗自己的霸氣,也同樣是代表着趙國如今虎視天下的霸氣!
劇辛看了廉頗一眼,繼續開口說道:「大將軍此言雖然有理,但若是能夠集中兵力先解決一個,總歸是要比兩線作戰要更好上許多的。而且若是能夠先拿下秦國的話,那麼到時候就可以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只取楚國郢都,對於攻楚作戰也同樣是頗有好處。」
劇辛說的這個,也的確是秦國在面對楚國的一大地理利好。
畢竟由於巴蜀盆地的存在,秦國的地理位置是長江上游而楚國是長江中下游,這讓楚國每次和秦國開戰的時候都是逆流而上,就顯得很被動。
反觀秦國這邊,每每都是順流而下,然後從地形來說也是居高臨下從山脈攻向楚國的平原地區,天然就具有優勢。
這也就是為何在秦國拿下了巴蜀之後,楚國在和秦國的直接交鋒之中從未取得過勝利的原因之一,地利上完全屬於劣勢啊。
劇辛這邊一開口,李伯也開始接腔了:「劇情此言差矣,就算我軍滅了楚國,楚地對於我軍來說也並非是那麼重要的地方。而且等到我軍和秦國開戰之後,我軍大可以從河套兩郡自高原南下直逼關中,如此我軍才是有地利的那一邊。反觀秦軍就算從巴蜀東進攻擊楚地,到時候對我趙國又有何損失?」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局面基本上就已經非常的清楚了。
布衣派這邊,虞信和廉頗大將軍都是極力主張滅楚的。
而公族派這一邊,趙勝和他的盟友們則是主張先伐秦。
兩邊都有各自的考量,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反對對方而進行反對。
如果趙國先發動滅楚戰爭的話,廉頗作為最近剛剛率軍攻入郢都的趙國大將軍,無疑在爭奪滅楚主將的位置上佔據優勢,這對布衣派無疑就是一大利好。
要是伐秦的話,公族派的頭號大將龐煖現在可是在和趙國西北和秦國對峙呢,誰又說龐煖不能夠得到這個滅秦的主將之位呢?這對公族派來說顯然是喜聞樂見。
既然如此,那麼雙方自然就是互不相讓了。
兩邊唇槍舌劍這嘴炮仗一開打,大殿之中一時頗為熱鬧。
趙丹饒有興致的看着面前的這一切,臉上並沒有多少生氣的意思。
現在這整個天下的局面演變到這個地步,趙國包括趙丹在內從上到下沒有任何一個人懷疑趙國將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無論是先伐秦還是先滅楚,對於趙丹來說其實也就是一個次序問題罷了,並不是那麼要緊。
所以在排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後,趙丹現在所需要考慮的,其實就是趙國的內部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