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侍官,皆要把家眷遷移過去,這樣一來,將士們也能安心戍邊守疆。」
羅成點頭,「對於衛營的府兵們,朝廷既要讓他們帶頭,也得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朕以為,可以給每個府兵一百畝軍田,無須繳納地稅。其家眷遷移到駐地,依然每口授永業田十畝,一戶授滿二百畝地,永業田外,其餘為口分田。這二百畝地,不計府兵的軍田額。」
「邊地還可以適當放開一些土地買賣限制,允許貴族豪強過去買田置地,建立莊園等。」
大家越討論越激烈。
土地政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雖說如今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並不是地稅,可這卻涉及到天下的安穩,是涉及數千萬子民的大事。
必須慎重。
「分田授地,那麼最終是按人分田,還是按戶分田呢?」魏徵問,什麼事情都得有個標準。
一丁最少十畝,和一戶最多百畝,這只是兩個限額,但具體如何分,是以人為基礎來分,還是以戶為單位來分?
「朕以為,可以每戶先分十畝永業田,再加四十畝口分田,這是基本田。再根據實際家庭人口數量,微調。比如人丁在五口及以下的,那麼就按一戶五十畝分。如果家庭人口超過五口的,則每口再加十畝,但上限百畝。」
魏徵點了點頭,一戶最少授田五十畝地,若是精耕細作,倒也還是不錯的。
「那這分戶是否有標準呢,按戶分田,免不得到時會有許多百姓要分戶。比如原來一家三代同居生活,祖父祖母兩個,下面還有三個兒子,兒子也各成家也有了兒女,但都是一戶,足十幾口人,如果按新規定上限也只能分一百畝,可如果這家人分成四戶,那就能最少分到二百畝地了,相差一倍呢!」
「像這樣的情況,只要是一戶有幾個兒子的,兒子長大娶親並生子,便可申請分戶,但父母必須得隨一個兒子生活居住,不能父子全都分戶。原則上,我們鼓勵父母與幼子共同生活,其它兒子成親生子後可分戶另過。」
對於這樣的分戶,朝廷其實是鼓勵的,因為兩稅制下,除了按田畝征地稅,還要按戶征戶稅,多拆一戶,當然就要多征一戶的戶稅。
那一家三代,三兄弟中的兩兄弟分戶出去,幼子不分戶,一戶變成三戶,田額至少一百五十畝,如果人口多,還能再增加。
這方面,朝廷是不反對甚至是鼓勵的。
「家中的奴隸、牛馬能分田嗎?」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我朝不是西魏北周,如今人多地少,故此並不會給奴隸和牛馬也授田。」
「聖人,土地有肥有貧,這個如何解決?」
「這個無法解決,只能在分田授地的時候,儘量給每個村民分到的田地都有肥有瘦,儘量公平吧。田額上,不做特殊對待。」
第1409章 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