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從某些層面上講,這又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為趙光義好學,所以趙光義心底里認為,天下的學問之海博大精深。他不認為,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再學問一道上,會超過比他年長的學者。
也正是因為這種固執的想法,導致趙光義不喜歡神童。
前年恩科,殿試的時候,有兩位舉子提前交卷,惹的趙光義很不高興。
趙光義認為這兩位舉子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出的題不夠深,所以才提前交卷的。最後罷落了這二人。
由此,也顯現出了趙光義的自負。
他認為,凡是比他年齡小的人,學問都沒有他好。
所以,在北宋太宗一朝時期,神童基本上很難出頭,即便是出頭了,也會遭到打壓。
唯一一個例外,就是寇準這個喜歡喝醋的怪物。
可惜現在的寇準還沒有參加科舉,還在家裏苦讀。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出頭的神童。
王繼恩正是因為了解趙光義不喜歡神童的這種心思,所以他猜測到,楊延嗣想入太學做太學博士的事情斷無可能。
「陛下,楊業將軍戍邊多年,屢立戰功,不如就念在其與國有功的份上,萌補一個官身給楊家七小子,讓他去磨練幾年。」
趙光義思考了一下,覺得可行,剛準備開口答應,瞧見了桌上的《破陣子》,看到了『了卻君王天下事,可憐白髮生』這一句。
「你這條老狗,朕差點信了你。楊愛卿渴望家中出一個讀書人,都快望眼欲穿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再送去軍中,楊愛卿心裏得多難受。」
王繼恩咧嘴一笑,「那不如這樣,反正那小子考過了太學三場考核,已經能夠堵上沈倫得嘴了,就准了他入太學做一個學子,讓沈倫那個老傢伙好好管束這個小子。磨練幾年後,這小子一定會成為陛下得助力。」
「這個提議不錯,就照你說得辦。你去給太學傳旨,順便給朕準備一些禮物,朕打算去各位將軍府上轉轉。」
王繼恩樂呵呵一笑,退出了大殿。一番正反話,成功得幫楊延嗣弄到了進入太學得名額。
這份人情可不輕。
對於那個出手闊綽得小子,王繼恩可是打從心底里喜歡。
王繼恩是不識字,可王繼恩有耳朵,會聽。在他知道了趙光義寫的那首詩是楊延嗣所作後,就有了剛才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