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女生小說 > 百工匠心 > 第283章 明察秋毫

第283章 明察秋毫

    古代書畫中經常碰到這兩種情況:一是有些作品作者自書名款或鈐有印章;二是有些作品沒有款印。從古書畫的鑑定而言,前者是辨真偽,而後者則為明是非,二者是有區別的。

    有名款印記的,要辨真偽,無印款的書畫在流傳過程中,經後人評定,認為它是某代或某人所作,這種評定,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正確的當然可信,評定錯了的,就不可信,因此還需要我們去辨別這些評定的是或非。這就叫明是非。

    有些沒有被評定過的,我們還要重新去鑑別和評定,但這僅存在是的問題,而不存在非的問題。雖則如此,也屬於明是非的範疇。

    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還有一些特殊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雖為無款印仍存在着辨真偽。主要是指人們仿元以前的字、畫、染舊所造的假古董。例如日本《爽籟館欣賞》畫集影印出來的幾幅無作者名款的所謂五代曹仲元、韓虬、左禮的「菩薩」、「水官像」軸,是晚清人可能出於廣東地區所造的偽作。畫上又仿書了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標題,說它是某某人所作。對這類假古董主要是從仿古做舊方面來辨識它的作偽的實質。因此,儘管它沒有款印,但鑑別它仍是一個辨真偽的問題。而對於鑑別偽作的趙佶標題,又存在着明是非的問題了。

    第二種情況是,雖有款記卻是個明是非的問題。主要是指古代勾填摹仿的一部分作品,以書法為多,當時只是為了搞一個副本以廣流傳,並不是存心做假。如唐代《萬歲通天摹王氏進帖》,它是原底破損殘缺筆畫處,用墨線圈出示意,這正表明它不是存心作偽。對於這類東西,我們只要了解它確是唐摹本即可。至於原底的真偽,又當別論。因此,雖系有款人法書,但仍是一個明是非的斷代問題。

    第三種情況是,一件東西之中,辨真偽與明是非雜糅在一起。如舊題為柳公權書的《蘭亭詩》卷,它本身是無款的真唐人書,被後人亂定為柳筆,題跋和收藏印也有真有偽,碰到這種情況時,要作具體的分析,不能籠統地說它是真是偽,或是或非。


    以上說明,要做到「辨真偽與明是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逐步積累經驗,鑑別古書畫的經驗豐富了,才能比較有把握。

    在鑑別古書畫的真偽和斷代時,要不要從藝術角度去差別,衡量它們藝術水平的高下呢?就鑑定工作本身來說,所要判別的,首先應從作品的藝術形式手法,如用筆、用墨、用色、章法等等最基本的東西着手,舍此別無它途。但是那些高手作的書畫,其藝術手法、筆墨技巧的確要比一般畫家高人一等。

    作偽者是摹學不到的。有些書畫家在世的時間長,而作品的藝術技能和水平又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從藝術技巧優劣的角度上來斷真偽,就必須將某一書畫家的作品按其藝術的發展情況分別定出幾個標準,而不能籠統地死守一種標準來衡量。否則,就會把不成熟的早期作品看成贗品。

    作品的優劣標準,是一個比較難以說清楚的問題。世俗之人往往停留在「工」與「拙」的判斷水平上,以為「工能」總是優,「生拙」應是劣。繪畫畫得像真,且技巧又熟練,都可以說是工。但是專講像真,缺乏藝術獨創,那只不過是標本掛圖而已;技巧熟練到了油滑的程度,反而走向反面變為庸俗可厭。

    書法寫得四平八穩是一種起碼的條件,雖工卻不能稱為優美的「法書」。對於古代的「文人畫」就不能片面講狀物是否逼真,刻劃是否細緻。他們往往追求有生拙之趣,而不以工能見長。書法中也有如此情況。這些問題很複雜,何者為優,何者為劣,是很難用抽象的名詞解釋清楚的,要得到正確的判別,只有在大量的作品中反覆閱看才能逐步熟悉它,得到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

    進一步說,鑑定與鑑賞是兩碼事,絕不能把好壞和真假等同起來,簡單地認為好即真,壞即假是會犯錯誤的。如清王翬早、中年做了許多宋元人的偽本,那時他的繪畫技巧已相當高了,其仿宋元人的偽作,不一定在宋元人之下,如果不研究他的仿作像不像那些被仿的作品,單從畫得好不好、技巧高不高這一方面去着眼,就難免以為是宋元人的真跡。

    還有一些本來是藝術上的高手,因為偶然的原因,遇到不利的客觀條件,如紙筆工具不好,或下筆時精神疲乏,興趣欠濃等等,就不能



  
雅玩居士推薦:  全能心理醫生  大師下凡  鼻尖上的寶藏  魔術大明星  舌尖上的神豪  肌肉影帝  最強導遊  影帝從高考開始  
隨機推薦:  我,神明,救贖者  醫路坦途  重生初中:神醫學霸小甜妻  都市極品醫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百工匠心"
360搜"百工匠心"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