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匡胤去世以後,宋太宗即位,太平興國三年,吳越王再度入開封,太宗就不想放他回去了,吳越王國就徹底投降了。後來南宋遷都到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其實就是吳越王的屬地。吳越王叫錢(音觸),今天杭州還有保塔,當時建塔就是希望能保護他。《宋史》中有記載:「(吳越王)太平興國三年三月來朝,進……越器五萬事,金扣越器五萬事。「一次就進貢10萬件秘色瓷器,有全素的,有鑲着金邊的,都記錄在案,可見當時秘色瓷是非常重要的上貢物品。
宋瓷有兩大系統,一個是官窯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宋代五大名窯;還有一個民窯系統,分為八大窯系。我們先從宋代的官窯系統,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窯講起。這一講只講汝窯。
我們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我從年輕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句話。汝窯作為老大,排在第一,「汝窯為魁「。關於汝窯,歷史上的記載很多,以訛傳訛的民間說法也很多。今天的電視劇中偶爾也會出現。比如我看過的一部電視劇里,有個演員抱着一個青花大瓶子,說:「這可是汝窯。「弄得很讓人笑話!
宋代的五大名窯和民窯的八大系統,只有官窯和哥窯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窯口地址作為命名的依據。汝窯不用說了,就是宋代汝州所燒的窯;定窯,就是定州所燒的窯;還有北方的耀州窯,南方的吉州窯、龍泉窯,都是以地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汝窯的窯址過去不明,到底在哪兒不清楚。以前我們推測,汝窯一定在汝州轄區之內,大部分人認為是在河南的臨汝縣。直到20世紀80年代,汝窯窯址在河南寶豐清涼寺被發現,我們才確切知道這個窯口的位置。一般來說,皇家專用的窯口都會離皇城非常近,原因是容易控制,下達指令很方便。比如下指令燒個碗,燒個盤子,沒多久就能燒回來。宋代的國都是汴梁,就是今天的開封。而汝州離開封有多遠呢,今天算來大概有400里地;燒鈞瓷的禹州呢,大概有00里地;寶豐大約有500里地。「里「,指的是市里,不是公里。古代的500里是很遠的距離了,不像今天,當日往返都沒問題,在古代是不可能的。這樣看來,寶豐的條件不構成一個皇家專用的窯口。
汝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的魁首,是老大。汝窯名氣很大,自古以來的流傳甚廣,我們一說就是汝、官、哥、鈞、定。南宋人葉(音置)在《坦齋筆衡》裏有這樣一段記載,他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這是南宋人的記載,他生活的時期離北宋很近,所以非常可信。
「芒「,說的是一個很專業的術語,有兩種解釋:常規的解釋就是指碗的口部是澀圈,沒上釉;另一種解釋就是光芒,指白色刺眼。將來講定州白瓷的時候,我會詳細地講到這一點。明代有一個人叫王世懋,他在《二委酉譚》中是這樣說的:「宋時窯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師自置官窯次之。「明朝人是這樣認為的:汝窯地位第一,北宋的官窯地位次一等,低於汝窯。
古人的這些記載,對後人產生很大的影響,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稱汝窯。我就認識這麼一位,他也知道這些記載,我有時跟他聊天說過這些話,他也找很多書看了,然後下決心要收藏汝窯。他這決心比較大,跟我說:「我非汝窯不藏,其他東西都不要。「這話是什麼時候跟我說的呢?二十多年前!直到今天,他還沒買着一件呢。他的決心很大,卻不知道汝窯之稀有。
我覺得收藏很大程度上是一件腳踏實地的事,也是一件隨緣的事。不能說今天我們沒有機會碰見汝窯,但幾率微乎其微。你去買彩票,可能無意中會中獎;但你非買中獎那張,就費了勁了,是一件很難的事。我這位朋友就是非要買中獎那張,所以到今天他也沒買着。他的態度很堅決,跟我說:「我的收藏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一定給你收一個汝窯看看!「我也希望他將來能夠碰上汝窯,了卻這樁心愿。
汝窯非常稀少,剛才那個例子已經說明了,很不容易碰到。原因是什麼呢?汝窯的燒造時間非常短,只有二十來年。南宋人周在《清波雜誌》中這樣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他發出這樣的感嘆,說「近尤難得「。南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