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
可以說,到了這一步,若是拋開兵權的因素,臣權反倒是壓倒了皇權。
時至今日,內閣已然成為了公認的朝廷決策核心,明朝皇帝們雖然是屢屢想要再次插手內閣、又或是打壓內閣權勢,但他們的行動大都以失敗告終。
哪怕是這個世界的崇禎皇帝乃是一位手段高明的「中興聖君」,但他也只是推動了「內閣閣老不可兼任六部實職」、以及「擴大大學士名額」這兩道政令來稍稍限制了一下內閣的聲勢,讓皇權與臣權重新持平罷了,但臣權依然是可以與皇權相抗衡。
到了現在,德慶皇帝更是一位好大喜功、貪戀權勢的皇帝,和前任的那些明朝皇帝一樣,他同樣是野心勃勃的想要打壓內閣、插手內閣事務。
而如今,內閣席位出現了空缺,也正是德慶皇帝實現自己野心的大好機會。
此時,回想着內閣的權勢變動過程,趙俊臣暗暗想道:「這幾位『帝黨』官員出聲支持梁輔臣入閣輔政,恐怕是源自於德慶皇帝的暗中示意!而德慶皇帝想要將梁輔臣安插進入內閣,倒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畢竟如今的內閣正是最空虛的時候,周尚景失去了首輔之位,號召力大損;沈常茂雖然是首輔之尊,但能力手段略有不足;至於另一位閣老程遠道,更是庸庸無能之輩!而梁輔臣為任三邊總督期間,可謂是功勳卓著、聲望極高,若是德慶皇帝全力捧他進入內閣,即使是大學士李和也很難競爭……這樣一來,德慶皇帝就可以通過梁輔臣來插手內閣事務,皇權也隨之大增……」
想到這裏,趙俊臣的眉頭一皺,又想道:「只是,德慶皇帝的這般想法,卻是讓左蘭山入閣的難度大增……難道,我先後佈置了這麼多伏筆,卻依然無法促使德慶皇帝產生利用左蘭山分裂『趙黨』的想法?還是說德慶皇帝打算同時支持左蘭山與梁輔臣,讓他們二人一同進入內閣?」
猜測之際,趙俊臣終於抬頭暗暗觀察了德慶皇帝一眼,想要通過德慶皇帝的表情變化來推測德慶皇帝的具體心意。
然而,德慶皇帝此時卻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只是靜靜觀察着百官們的爭執,完全沒有透漏任何情緒變化,也沒有表明任何的傾向,頗是高深莫測。
內閣席位關係到朝廷核心政策的制定,最是重要不過,朝中各派皆是各有主張,並且誰也不願意退讓,短時間內自然是爭執不定,不論是「周黨」、「沈黨」、「趙黨」、又或是「帝黨」與「太子.黨」,只要某個黨派提出了自己的人選,就一定會遭到其它黨派的集體抵制,這樣一來,哪怕是「周黨」勢大,也無法輕易達成目標。
所以,此時的皇極殿內,依然是一片激烈爭執之聲,完全無法達成共識。
在這個時候,德慶皇帝的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但偏偏德慶皇帝竟是沒有任何表態,似乎是另有計劃。
&來,針對今日的局勢變化,德慶皇帝同樣是蓄謀已久了,如今的沉默或許只是為了蓄力等待時機罷了,等到他表明態度之際,恐怕廟堂局勢又會發生劇變……」
想到這裏,趙俊臣已是將打探德慶皇帝的計劃視為自己接下來的首要任務。
畢竟,德慶皇帝的態度對趙俊臣的計劃影響太大了。
不過,既然是無法猜透德慶皇帝的心意,此時的趙俊臣也就沒有一味強求,只是將目光轉向了另一邊的太子朱和堉,暗暗考慮着「太子.黨」眾人的想法。
此時,太子朱和堉同樣是靜靜站在那裏,並沒有表明態度。
但「太子.黨」眾人的陸續發言,卻已是表明了「太子.黨」的立場,那就是全力向德慶皇帝靠攏、毫無保留的支持德慶皇帝的計劃!
雖然,「太子.黨」恐怕並不知道德慶皇帝的具體計劃究竟是什麼。
不過,「太子.黨」的表現看似盲目,實則是一招妙棋!畢竟太子朱和堉如今最大的危機就是他已是漸漸失去了德慶皇帝的信任與支持,而「太子.黨」如今全力支持德慶皇帝的舉動,既是可以挽回德慶皇帝對太子朱和堉的信任,也可以增強德慶皇帝的權勢,讓德慶皇帝可以更好的庇護太子朱和堉,還可以趁機重振「太子.黨」的聲勢,讓朝中各派系見識到「太子.黨」的影響力。
&憑『太子.黨』眾人的秉性,恐怕是想不到這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