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資格成員,一向是聽話本份,就是一位最佳人選。
而趙俊臣對於山東一地,心中也早就設想好了一攬子計劃。
*
山東位於北直隸與江蘇之間,海岸線漫長、良港極多,還控制着漕運扼要,海陸交通便利,位置極為關鍵,若是在山東沿海發展遠洋貿易,就可以輕易掠奪建州女真、朝鮮、日本等地的財富積蓄;
而且,山東境內相對人丁較少,但耕地面積卻是高居明朝前三,又因為鹽鹼地太多的緣故,人均耕地產糧反而較低,也同樣適合趙俊臣推廣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更還可以建設大型農場;
與此同時,山東鹽場乃是後世的四大鹽場之一,產量還在淮鹽之上,但這個時代的山東造鹽業卻是遠遠不如淮鹽發達,只是以小作坊為主,可謂是發展潛力巨大;
更何況,山東人普遍身材高大、性格大氣,又飽受孔孟文化之薰陶,擁有較強的服從力,無論是從文、從武,都可以為趙俊臣提供大量人才。
簡而言之,在趙俊臣的眼裏,這個時代的山東,絕對是明朝開發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或許僅次於四川與遼東兩地。
但四川距離太遠、交通不便,趙俊臣無法親手干涉太多,而遼東地區則是過半掌握在建州女真手中,而且還有戰火危機……相較而言,山東地區與京城中樞距離很近、便於聯繫,有利於趙俊臣隨時出手干涉,而且還位於本土腹地,不必擔心戰火侵擾,自然就是優先選項。
所以,趙俊臣一直都想要全力開發山東、落實自己的諸般設想,讓山東成為明朝的重要支柱。
最重要的是,趙俊臣雖然一直都認可「無商不富」的道理,但他對於明朝時期的兩大商賈集團——也就是晉商與徽商——皆是極不滿意。
這兩個商賈集團,一個是勾結建州女真,另一個則是勾結海外倭寇,早已是習慣成自然,可謂是根性難改,但晉商與徽商皆是根深蒂固、實力雄厚,趙俊臣短時間內又離不開他們,也只能敲打與引導,卻很難從根本上改造他們。
而這個時代的山東,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漫長海岸線,又或是潛力巨大的鹽場,再或是可以建設大型農場的廣闊平原,各方面皆是非常適合發展商業。
一旦是順利開發,山東境內必然會湧現出大量的鹽商、糧商、遠洋貿易商,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商賈勢力。
其實,這個時代的魯商也算是小有名氣,但相對於他們所擁有的天然條件,又顯得過於浪費賦稟了。
於是,趙俊臣就想要重頭開始,親手把「魯商勢力」扶持壯大,讓魯商發展成為一支可以與晉商、徽商相併肩的商賈勢力,還能烙上自己的印記,使其成為自己的真正臂助。
等到魯商勢力逐漸壯大之後,究竟是要完全頂替徽商、晉商,還是要與徽商、晉商相互制衡,則是要視情況而定。
也正是出於這些考慮,所以無論於公於私,趙俊臣都想要把山東巡撫的位置控制在自己手中。
只可惜,德慶皇帝已經把這個位置交給了前任大理寺卿方世文,而且還是直接頒佈旨意,讓趙俊臣根本沒有機會反駁與插手。
「但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要把山東巡撫的位置搶到手中!陛下雖然已是任命了方世文,但若是方世文發生了意外、無法順利赴任,那就只能是重新考慮人選了!而我也就再一次擁有了可趁之機!
所以,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讓方世文發生意外、無法前往山東赴任……相關手段有很多,無論是攻訐方世文的私德,又或是彈劾方世文的官場失職,再不濟也可以製造一場意外,皆是可以達成目的……但必須要儘量隱蔽,絕不能引起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懷疑……」
就這樣,趙俊臣沉思良久之後,終於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楊洵擔任大理寺卿之後,很快就會與方世文交接公務,而這般情況就是趙俊臣的機會!
「楊洵是一位鐵面無私的君子,一向是眼裏不容沙子,若是他與方世文交接公務之際,發現了方世文擔任大理寺卿期間曾有過辦案錯失,必然會立刻站出來向德慶皇帝彈劾方世文,到了那個時候,方世文自然也就無法前往山東赴任了!
嘿,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