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他人,折騰自己,還要折騰大自然,總以瞎折騰來釋放內在的不平衡。人因內在不平衡而折騰,又因折騰製造新的不平衡。
好複雜--複雜欲:簡單問題複雜化--複雜化既是表現名利的形式,又是爭奪名利的手段,不複雜不足以表現和爭得名利。
好顛倒--顛倒欲:本末倒置--要錢不要命,貪得無厭,利令智昏,為名利而置生存於不顧,不合理的合理化。
好刺激--感官欲:尋求感官刺激,譬如賭、毒、險、色、殺…好刺激必上癮--愈刺激癮愈大,癮愈大愈尋求刺激。
這些貪慾的結果總是導致人趨於不平衡--貪婪導致其內在、與他人、與環境不平衡。在名利場環境作用下,這些貪慾不斷得以增強(正反饋),從而加劇了不平衡,不平衡到一定程度就走向崩潰。」
「超然我:第三存在模式的「我「稱為「超然我「:超然於「當然我「,對名利超然而然,超然於「自然我「,簡單質樸,回歸天道,順乎自然,尊道貴德,融自然於一體。「超然我「與「自然我「的本質區別是自然我只有生存智慧,而超然我還有剩餘智慧。「超然我「雖有剩餘智慧但超然於物外,超然於名利:剩餘智慧→求存求活→超然我。
「超然我「的求存求活不同於「自然我「的求存求活。「自然我「只顧自身求存求活,而「超然我「不但自身求存求活,而且顧及他人和整體的求存求活,有時甚至為他人求存求活而奮不顧自身求存求活。為自身求生存屬「自然我「的本能,為他人和種群求生存是「超然我「的本能。
「超然我「有剩餘智慧而不求名求利,超然於「名+利+情「和「權+錢+色「等貪慾,超然於「名利最大化+自我為中心「,克服了人性的弱點和通病。超然於名利並非單純地不求不爭名利,但「超然我「是為了眾生生存而求而爭名利。「超然我「不為物所累,不為情所惱,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也是人類整體和諧的基礎。
「超然我「是超然於「小我「的「大我「,在大災大難極端環境下,為他人生存而無我忘我。超然於名利而有利於「小我「的生存,超然於「小我「而有利於「大我「的生存。為他人和種群生存而無我,屬於「超然我「的一種本能,正因為人性中的這種本能,才是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理由。
「超然我「的特點回歸天道,回歸生存,回歸於「朴「,人與自然和諧平衡。人在將剩餘智慧專心致志用於求存求活的狀態和環境下,往往會悟出常人所不悟的道理。道教的返樸歸真、佛教的閉關修行就近似這個原理。
「超然我「寬容大度,容天容地,與世無爭,豁達開朗,超然達觀,超凡脫俗,隨遇隨緣,像彌勒大佛那樣:「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超然我「順乎自然,與天道一體,萬物與我為一,有智無為,無我無名,物我兩忘,以與天地萬物和諧為準則,按物之本性去主宰萬物,而不為物所役使。「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
「超然我「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一個人能保持簡單已很不簡單,能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就更不簡單。因為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簡樸更加合理,簡單更利於存在。
「超然我「外在往往表現為大智若愚,大徹大悟,無我忘我,淡定從容,惻隱之心,善良質樸。不僅保持自身平衡,而且以天下之樂為樂,以天下之憂為憂。當天下失衡、天人失衡時,「超然我「就會為了恢復天下平衡、天人平衡而奮不顧身。
「超然我「具有崇高的目標,以天下之生為重任,以天下平衡為要務,以天人和諧為追求目標。譬如,像范文正公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種我;馬克思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近似於第三存在模式,共產主義理想應當接近於「超然我「境界;孔子推崇的「聖人「和陽明追求的「良知「近似於「超然我「;老子說的「聖人「及莊子的「至人「屬於「超然我「,聖人之道屬於第三存在模式。」
葛小倫:「停停停,聽你這麼夸那個超然我,好像是要哄我去做聖人一樣,先說好,我雖然也想過去當英雄,但也不是隨便為不認識的人付出一切的人。」
「使用者錯了
第五章:三我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