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一個例證就是西蜀丞相諸葛亮,他滿腦子都是滅曹興漢,其實就是把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推上正統,以至於六出祈山,自己身死五丈原。
「他的本事數一數二,他的努力空前絕後後,可惜他不懂陰陽大勢,不懂引而不發,或者說雖然懂卻沒有遵從,有其不得已,不過,歸根到底,還是不懂!
「否則,明知是兵敗身死的下場,還去找死,那是只有傻子才去幹的事情。
「諸葛亮可算世界上第一個聰明人,說他是傻子沒有人同意,所以,只能說他是真不懂。
「倘若他能隱忍十年二十年,將他的那些對手都耗死,與此同時,休養生息,壯大西蜀經濟,多活個四五十年,就不是三家歸晉,而是三家歸蜀了。
「這個放下不提,那麼什麼事情應該謹守坤道,隱忍不發呢?那就是地道、妻道、臣道。
「這幾個重大應用方面我就不展開說了,只提一條,就是不要妄圖反天!
「也就是說地再強大,也翻不了天,妻再彪悍也翻不了夫,臣再弄權,也被君王壓制。
「搞這些名堂的人,最後都落得一個家破人亡,沒有好下場!所以稍微有些智慧的人,絕對不能走那條不歸路。
「看看歷史,每一個朝代為什麼時間不長就改朝換代了?那就是想用地道壓制天道而沒有成功的一個失敗的後果。
「以此類推,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草木繁衍,都是如此,要想安穩,必須緊守陰陽大道;那怕天地之大,都要如此,歷代大賢,都隱居不出,一個小人物,瞎蹦躂什麼?
「鑑於此,易經總結說「括囊,無咎無譽。」這個通俗地說,就是滿招損謙受益,即使有一口袋的東西,也要把它紮起來,不往外流露,這樣才做到沒有錯誤沒有名譽,不會引人注目。
「這件事情極端的反例即使那些無事生非製造事端的明星,不管是文體明星還是政客。
「他們為了吸引關注,不惜製造醜聞,結果不少人被自己的醜聞搞得一蹶不振,甚至自取滅亡。
「啊呀,這個問題太燒腦!我得休息一下,今天就這樣吧。」
別人不說,武之和、武之祥對麥軻拱手彎腰稱謝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誠不我欺也!」
武之祥道「以前我聽過這句話,甚為懷疑,今天才知道,果然如此,佩服。」
武之和道「關於坤之道,麥軻老兄比我的老師厲害,他給我說了幾次我一直不明白的事情,今天一聽就明白了,回頭我要和我的老師說說。」
麥軻說「說說可以,可別違反了陰陽大道,他是老師,是學生,師生之道,可比天地之道、君臣之道。」
武之和悚然一驚,又拱手道「謝謝提醒!」
這個葬禮問題,誰也沒有想到能引出麥軻的長篇大論,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天地大道理,是大家都覺得有所收益,不過時間也夠長,不由讓一些人有些心急。
其中之一就有武之祥。
剛才的葬禮問題是哥哥武之和提出來的,他自己的問題還憋在肚子裏,有些難受,於是提醒道「一個葬禮而已,花了這麼多時間,太多了!是不是該我,說說另一個問題了?」
武之和笑道「小弟應該謹守坤道引而不發才對,卻着急起來,難道忘記了麥軻大師的諄諄教誨?是急脾氣,這個正好針對的特點而來。」
武之祥一聽,立刻醒悟,笑道「知小弟者,大哥也!對不住,我有心急了,沒有守住坤道。」
百里良騮等人齊聲說「謹聽武老伯教誨!」
武之祥道「教誨不敢當!如果是麥軻大師沒說那些話,我也就勉強認頭了,畢竟我和我哥都是有名望的學者,可是現在真的不敢當了!這個不是客氣,而是實際!好了,下面我說一個事情……」
吳之祥掃了四周一眼,見到大家沒人反駁他,才開始說道「小子聞得貴處世俗,凡生子女,向有三朝、滿月、百日、周歲之稱。
「富貴家至期非張筵,即演戲,必豬羊雞鴨類大為宰殺。
「吾聞『上天有好生之德』,今上天既賜子女與人,而人不知仰體好生之意,反因子女宰殺許多生靈,是上天賜一生靈,反傷無數生靈,天又何必再以子女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