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下,並派遣諸軍散佈在江沔之間。數年之後,將士訓練,乘着敵人出現嫌隙,兵臨河洛。然後,因天時,順人情,誅逋逆,雪大恥。淮泗、壽陽方面,請求允許臣進行部署。「
當時,由於庾亮已經在年初調任自己的次弟輔國將軍,假節,監梁、雍二州諸軍事庾懌率軍東下,以魏興位置險遠為由,命庾懌改為屯守在半洲(江西省九江市西),梁州刺史一直解任後交給陳囂去做。繼而,又讓朝廷任命庾懌為輔國將軍、豫州刺史,進號西中郎將、監宣城廬江歷陽安豐四郡軍事、假節,鎮蕪湖,以此軍事部署作為對王導的反擊。要知道王導的侄兒王允之在咸康元年(公元335年,也就是歷陽太守袁耽謊報軍情的那一年)被任命為宣城內史,監揚州四郡諸軍事,那是王導的一次成功的反擊,時隔5年之後,一直耿耿於懷的庾亮突然命令自己的弟弟率軍東下,直逼建康上游的夾江四郡,朝廷也就只好將西中郎將、假節的王允之趕走,而任命庾懌為輔國將軍、豫州刺史,進號西中郎將、監宣城廬江歷陽安豐四郡軍事、假節,鎮蕪湖,從而,庾氏勢力再次回到了建康附近,琅琊王氏則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庾懌率軍東下,不僅打擊了王導勢力,還威脅到了朝廷的安危。王導迫於庾亮的壓力,對其要求移鎮石城點頭表示同意。
」 既然王丞相沒有意見,那麼其他人也來議一議吧!「晉成帝出來打圓場。
」 微臣還有話要說! 「太常蔡謨倒是不屈不饒,」石虎此時尚強,而其所佔據的洛陽也不是我們東晉的襄陽所能比擬,庾征西不要忘了當年的蘇峻流民之亂,一旦失敗,到時候想逃可就沒有當年那麼容易了!臣竊以為,如今我大晉難以與胡人為敵。故不贊同讓庾征西移駐石城!「
」蔡太常多慮了,想當年蘇峻如何驍勇善戰,最終還不是被我二弟庾冰的輕車長史滕含所部斬殺?想當年石虎手如何厲害,不也是先被我朝元老紀瞻將軍擊敗於巨靈口,後被我手下部將毛寶將軍戰平於章山?再說這中原本是我大晉的國土,難道就一直任由羯胡人佔據?況且前些時日,我武昌征西幕府已經探知羯趙已經派出細作刺探我江北軍務,若移鎮石城,則我征西幕府可以節制襄陽桓宣軍,讓揚子江以北的晉軍全部聽從我征西幕府調遣,早日完成北伐大業。若此時不動手,難道要讓胡人先來攻打我們不成? 「庾亮昂首挺胸,擺出一副大義凌然的氣勢。
太常蔡謨則繼續爭辯道:「時機有利與不利,道有伸有屈,如果不考慮強弱的形勢輕舉妄動,那麼會迅速敗亡,有什麼功業可言!當今之計,不如自蓄威勢,等待時機。時機的可否在於胡虜的強弱,而胡虜的強弱又在於石虎的能力。自從石勒起兵,石虎便經常充當武將,百戰百勝,於是平定中原,所佔據的地域,與當年的魏國相當。石勒死後,石虎挾持繼位的君主,誅戮將相。平定內亂之後,又翦滅和削弱外寇,一舉攻取金墉,再戰便擒獲石生,誅殺石聰如同路拾遺物,戰勝郭權如同振毀槁木,四周國境之內,不失尺土。由此看來,石虎是有才能呢,還是沒有才能呢?論議者因為過去胡虜進攻襄陽不能取勝,便認為他無能為力。然而百戰百勝的強敵卻因沒有攻取一城就以為低劣,好比射箭的人百發百中,只有一次失誤,能夠說他拙劣嗎?
況且,石遇的軍隊只是趙的偏師,桓宣是位戌邊的將領,他們爭奪的是疆土的伸縮,有利就進,不利則退,不是緊迫的問題。現在庾征西以重鎮名賢的地位和身份,親自率領大軍,試圖席捲黃河以南,石虎必定親自率領全國之眾前來一決勝負,哪能與當初的襄陽章山之戰相比呢!現在庾征西想與石虎交戰,比起那石生如何?如果想以襄陽的石城據城固守,比起那金墉城如何?如果想依仗沔水的天險,比起那滾滾東去的大江又如何?如果想抗拒石虎,比起當初艱難抗拒蘇峻又如何?凡此種種,應當仔細考校。
石生是猛將,擁有關中的精銳士兵,庾征西若要攻擊恐怕都難以取勝。再說那時洛陽、關中都起兵攻擊石虎,現在這三鎮反而被石虎所用。比起從前,石虎現在實力有超出一倍的勢頭。石生不能抵擋相當現在一半的實力,而庾征西卻想抵擋超出當年一倍的力量,這是我所疑惑的。
不錯,當年的流民帥蘇峻是很強大,但他再怎麼強大也比不上羯趙天王石虎;沔水的天險比不上滾滾東去的大江
39、北伐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