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中回過神來,他下意識的感慨道:「景德鎮制瓷的技術,果然是天下無雙啊。想來其他地區的瓷器製作,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及得上景德鎮了。」
看着宋應星似乎還沒領悟到,自己找他來旁聽這場會談是什麼意思,朱由檢不得不提醒道:「朕想要問的是,瓷器對於景德鎮的陶工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對於我大明又有什麼樣的作用?」
宋應星頓時清醒了過來,他稍稍思考之後,便回道:「對於景德鎮的陶工來說,這是十萬餘人安身立命的本業。對於我大明來說,則是一個財富之源。
不值錢的黏土經過火燒,就能從海外源源不斷的換回白銀,這對於大明來說,實在是一件好事。」
聽到宋應星想的同自己差不多,朱由檢終於鬆了口氣,他對着宋應星繼續說道:「一座景德鎮就能養活數十萬人,可惜我大明只有那麼一座景德鎮。
朕希望在大明各地能夠多複製幾座景德鎮,如此則可以大量的減少,因為受災而流離失所的流民的數量,此外也能給大明的國庫增加一些收入。你覺得如何?」
宋應星下意識的點頭說道:「陛下的主意自然是極好的,但是景德鎮畢竟是傳承了數百年的技藝,其他地區都沒有這種技術工人,也未必有適合燒制瓷器的黏土,恐怕陛下的設想會難以實現吧?」
朱由檢毫不擔心的說道:「技藝可以摸索,黏土可以尋找,然而最關鍵的還是人。
朕需要有人去鑽研從黏土變成瓷器的原因和技巧,朕需要有人不斷的推出新的瓷器製作技術,朕也需要有人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人的需求,製作出不同風格的瓷器來。
朕希望景德鎮不僅僅是一個製作瓷器的地方,它還是研發瓷器技術並引導瓷器文化潮流的所在,這樣它才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瓷都。」
宋應星頗為震驚於崇禎的想法,他可從來沒想過皇帝會把一門手工業看的如此重要,不過對於他來說,卻並不反感皇帝的這種想法。
4 次科舉失敗,4 次往返於京城的長途旅行中,讓宋應星對於普通勞動者的艱辛生活充滿了同情,也讓他對於各種能提高生產力的技術,充滿了興趣。
宋應星立刻自動請纓道:「如果陛下准許的話,那麼臣願意去研究瓷器成型的原因。」
原本就想讓宋應星去管理景德鎮的崇禎,能夠聽到他自願的請求,自然是最為高興的。
朱由檢隨後便開口說道:「朕原本也打算讓你去負責景德鎮的管理工作,景德鎮常住人口超過 10 萬,而一年流動人口超過 30 萬。
這麼集中的人口密度,已經完全夠得上單獨設置一個縣了,朕打算把景德鎮單獨設縣,從饒州脫離出來,單獨進行管理。
新設置的景德鎮縣,所有的人事權朕全部交給你,你認為應當實行什麼樣的政策,可以促進當地陶瓷業的發展,朕也給你這個權力。
不過朕希望你上任之後,替朕做好兩件事。」
宋應星很快便說道:「請陛下吩咐,臣一定會盡力而為。」
朱由檢爽快的說道:「第一件事剛剛朕已經說過了,就是建立一所陶瓷學院,培養製作陶瓷的人才,研究製作陶瓷的技術,並降低陶瓷製作的成本。
景德鎮的瓷器價格低廉,但是一隻普通的瓷碗也要一錢銀子,相當於普通農夫五分之一的月收入,這顯然不是一個讓普通人能夠毫無負擔承受的價格。
朕希望把瓷器的價格降到十分之一左右,這樣我大明的普通人也能夠用上瓷器,而不是粗劣的陶碗」
宋應星頓時有些躊躇了起來,他有些為難的說道:「現在景德鎮陶工的技藝已經非常成熟了,如果稍稍降低一些,臣大約還能做到。但是降低到十分之一的價格,臣不敢欺瞞陛下能做到。」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便說道:「想要降低製作成本,一是提高瓷器燒制的成功率;二是提高生產效率,儘量以新工藝去取代舊工藝。
比如試着用煤炭取代木柴作為燃料,或是用機器印刷取代人工手畫,這樣就可以大規模的生產普通瓷器,降低燒製成本。
而部分精品瓷器,則可以沿用舊的手工製作方式。朕每年會撥給你 1 萬兩白銀,專門用於試驗這些新技術。」
宋應星並沒有如崇禎
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 125 章 天下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