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多少存款了?」
由於大明國庫一向空虛,所以朝中上下官員整天盯着宮內的內庫,想要從中拿錢出來補貼國事。雖說在崇禎的周旋下,國用不足的資金以公債的形式從銀行手中借出資金補上了。
但是公債畢竟還是要利息的,某些官員顯然認為與其支付給銀行利息,倒不如先把皇帝內庫的錢借出來。
內庫的錢不僅不要利息,要是國庫實在還不上了,皇帝也不好意思追索,畢竟大明江山都是皇家的,難道維持自家產業,還要指望旁人出錢不成。
面對朝中大部分官員持有的這種思想,崇禎不得不把內庫的賬目公佈了出來,讓這些朝臣們知道內庫究竟有多少存銀,也讓天下百姓知道內庫的銀兩並不是用於皇帝的個人消費,而是大部分用在了國家突發狀況下的緊急儲備金。
朱由檢把內庫賬目公之於眾,並註明了每筆資金的用途,頓時打消了不少底層官員的認知,他們原本認為國庫之所以空虛,乃是因為皇帝把國庫的存銀挪進了內庫。因此國用不足時,就必須從內庫把錢調撥出來。
還有些居心叵測的東林官員,整天拿皇帝內庫說事,其實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敲打皇帝,怕崇禎提高徵稅額度。現在崇禎把內庫的底都露出來之後,這部分人在民間煽動的聲音也就低落下去了。
但是朱由檢把內庫賬目公開之前,便在中央銀行設立了一個秘密賬號,宮內各工坊的盈利、海關稅收、內府參與的四海商行及海外貿易的盈利,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資金,通通匯入了中央銀行的這個賬號。
顯然通過中央銀行來隱藏資產,或是進行支付,比眾目睽睽下搬運內庫的白銀要安全隱秘的多。恩,為此還有不少官員吹捧,說崇禎乃是大明有史以來最為光明磊落的皇帝,連內庫一絲一毫的進出,都攤開給大明百姓看了。
朱由檢還生怕有人閒的沒事,拿着內庫每次公開的賬目進行對比,他特意要求公佈的賬目分成兩份,一份只有一張匯總表,刊登在大明時報上。另一份則是原始數據,共計數百頁厚厚一冊,放在戶部公開出售,每冊 3.5 元。
正如他所料,普通人根本沒興趣花錢買一份內庫支出的明細賬目,除了一些商人之外。在這之後,朝中整天把內庫銀兩掛在嘴邊的官員明顯就減少了。
呂琦從懷中取過一個小冊子看了看,便抬頭對着皇帝說道:「到前天為止,中央銀行秘密賬目里的資金已經達到 875 萬 4787 兩。」
朱由檢有些愕然的抬頭看着呂琦說道:「如何會有這許多?上個月賬戶內不是才 400 多萬兩麼?」
呂琦低下頭看着手上的小冊子讀到:「海關上繳銀兩累計 66 萬兩;棉紡織工坊上繳盈利 20 萬兩;紡織機械工坊上繳盈利 15 萬兩;四海商行分紅三次,共計 24 萬 8 千兩;水泥工坊上繳盈利 5 萬兩;玻璃工坊上繳盈利 63 萬兩;
內府北京分部同朝鮮、日本、琉球進行的外貿盈利 38 萬 6 千兩;同葡萄牙中日商船合作,獲得 134 萬兩盈利;
今年在湖州成立的生絲市場,入場交易的數量達到了 45 萬擔,其中品質最好的湖絲有 5 萬擔,因為今年杭嘉湖一帶海溢水災,生絲價格普通高漲。
普通生絲升高至 70 兩每擔,而湖絲則高達 110 兩每擔。生絲市場轉手普通生絲,每擔盈利 15 兩,而湖絲則每擔盈利 40 兩。
又有 1 萬擔湖絲外銷日本,彼時有其他商船運生絲進入日本銷售,故引起生絲價格暴跌。3000 擔上等湖絲以最高價 380 兩每擔賣出,3500 擔普通湖絲以中價 285 兩每擔賣出,剩下的 3500 擔湖絲以低價 220 兩每擔賣出。
另有 5 千擔上等湖絲運往馬尼拉,每擔售價 250 兩。扣除各項支出,本年度生絲市場盈利約為 950 萬兩。扣除各項稅收,純利為 850 萬兩。宮內掛名的大明商會擁有生絲市場 4 成股權,故得 340 萬兩。
原本還應該有江南織造每 3 年一貢的 1 萬 5 千匹上品貢緞,出售獲銀 30 萬兩。該筆款項,5 萬兩用於支付貢緞的工料錢,10 萬兩用於賑濟浙江水災,還有 15 萬兩交給了浙江護海石塘修建委員會,用於修建海鹽縣的石塘。
另外繅絲廠今年盈利 5 萬兩,全部投入到再生產中去了,因此未有上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