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們最終目標,乃是要建立一個夫子所稱道的大同世界。任何阻礙大明建設成大同世界的舊規陋俗,我們都要一一加以改革,只要大同世界一日沒有建成,我大明的改革就不算完成了任務。」
黃立極感覺自己的右眼皮一直在跳,至聖先師所描述的那個大同世界,是所有讀人所憧憬的未來之世,每一個讀人提起這個偉大夢想時,無不是恭恭敬敬,誠惶誠恐的。
但是,自從皇帝將大同世界當作大明所追求的目標之後,黃立極覺得這四個字好像是越來越不值錢了。他過去數十年聽到的關於大同世界的話語,也不及這三年從皇帝嘴中聽到的多。
鮑魚海參被視為山珍海味,那是因為普通人一生也難以吃上一回,所以它們才看起來顯得珍貴。讀人的理想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同世界之難以達成,所以偶爾提及一次,總是能夠激發起讀人的振作向上之心來。
但是,如果有人天天把這個理想掛在嘴邊,那麼他身邊的聽眾們不僅激發不了熱情,反而會覺得這是一個妄人。如果朱由檢不是當今的大明天子的話,黃立極大概會扭頭就走,不會同他再繼續交談下去了。
正因為天天把大同世界掛在嘴邊的是崇禎,所以黃立極才不得不把談話繼續下去。老實說,對於大同世界這個讀人的理想社會,他年輕的時候倒是曾經堅定的相信過,認為這樣的時代遲早會到來。
不過在經歷了這麼多世事,見識了這麼多人心之後,黃立極已經對這個理想社會不報什麼希望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認清現實世界是如何運行的,並將之維持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
在這三年和崇禎的相處過程中,對於崇禎執掌這個國家的政治能力,黃立極還是表示認可的。這位沒有真正開蒙過的少年,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兒八經的教育,但是治理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中,既沒有顯得過於迂腐,也沒有做事過於剛愎,就這兩點來說,已經趕上了歷代大明皇帝執政時的普通水準。
不過黃立極認可了崇禎的政治能力,並不代表他願意被這位少年天子玩弄於鼓掌之上。崇禎說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這話他是半信半疑,因為崇禎日常的作為可以看的出,皇帝對於小民的疾苦還是相當關注的。
但是,崇禎說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成大同世界,黃立極是第一個不相信。第一,大同世界誰也沒有見過,因此沒有人敢說能夠帶領大明走向大同世界,作為推出改革各項政策的內閣首輔,黃立極也並不認為自己推出的那些改革政令能夠讓大明通往大同世界。
第二,作為一個對孔孟之道興致缺缺的天子,崇禎對一台顯微鏡的興趣大概都要高過一本《論語》,其他年輕士人對於大同世界所抱有的信仰,黃立極大約還會相信,但是崇禎說冒着得罪天下士紳進行的改革,就是為了實現大同世界這個理想,他是一根頭髮都不會相信的。
黃立極想了半天,終於按捺不住氣憤,小小的嘲諷道:「陛下,就算是堯舜之世也未曾摸到大同世界的邊,至於聖人之後的歷代盛世,也未必及得上堯舜之世。
陛下何以敢言,要建設一個大同世界出來?陛下難道以為,自己能比的上漢文帝和唐太宗了嗎?再說了,要如何改革,才能讓我大明成為大同世界,陛下難道已經胸有成竹了嗎?」
對於黃立極的嘲諷,朱由檢卻並沒往心裏去,他不以為意的說道:「朕為何要和漢文帝和唐太宗去比,他們和朕追求的東西完全沒有可比性啊。
至於如何建設一個大同世界出來,朕倒是覺得不難,這就跟愚公移山一般,只要我們不斷去嘗試,總會找到一條通往大同世界的道路出來。如果我們只是討論如何建設大同世界,卻不去行動,那麼說到底也只是空談而已。
朕以為,所謂大同世界,歸根結底也就是六個字,自由、平等、博愛,只要能夠做到這六個字,則就算我們建不成大同世界,也起碼相去不遠了。」
黃立極很想回一句胡扯,不過他終於還是忍住了。雖然崇禎總結的這六個字聽起來很是怪異,但是他細細思考了一下,這六字和大同世界所描繪的社會,還真有些相通之處。雖然這六個字一樣那麼飄渺虛幻,但是聽起來更能刺激人心。
他深呼吸了一次,把心情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