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同文對於這些話,一笑了之。
他出身貧寒,是老師楊愨開恩,教他讀書,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戚同文早就已經發誓,此生絕不入仕,只為教書育人。
他把書院節約,都送給周圍的窮苦人。
而且他還身體力行,帶着學生自種自吃,他還勉勵學生,日後不管是回鄉教書,還是入朝為官,都要清正廉潔,不貪不佔。天下太平不易,聖人雄才大略,臣子更應該盡心盡力,報答皇恩。
雖然在野,卻是忠心可嘉,心懷天下。
「哥!」郭幸哥湊到葉華耳邊,「你說這個戚同文是不是徒有其名啊?我就不信,世上還有這樣的讀書人!」
葉華笑了,「十幾歲的時候,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樣的……不過你放心,這個戚同文我查過了。他不但人品好,而且學問紮實。他早年是個放牛娃,在楊愨門前路過,楊愨教他一遍禮記,就能日頌一卷,不到一年下來,就通讀五經,幾十年下來,他還涉獵黃老,法家,兵家之學,幾乎無一不通。老祖宗的智慧,還是不能丟的。」
郭幸哥還很少見葉華這麼誇獎一個人,學問好不難,人品好也不難,但人品和學問都好,這就殊為難得。
而且他還無心做官,那就更了不起……等等!
「哥,此人既然無心做官,他怎麼要跑來京城,給太子當老師,這不是自打嘴巴嗎?」郭幸哥氣哼哼道:「此人一定是善於偽裝,其實居心不良!」
「不是他主動進京的。」葉華道:「是皇后娘娘請魏王邀請戚同文進京。」
「皇后?」
郭幸哥更加吃驚了,誠然,在教育太子的問題上,皇后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在幾年前,柴榮已經任命了葉華為太子師,還安排葉華,李谷和韓熙載,三位重臣,教導太子,難道還不夠嗎?
為什麼要把戚同文弄來?
皇后是什麼意思,是不信任葉華,還是怎麼回事?別忘了,葉華也是她的妹夫,這樣公然拆台,說得過去嗎?
郭幸哥怒目橫眉,就想說幾句,葉華忙擺手。
「是這樣的,我在金陵前後三年,無暇顧及太子的教育,韓熙載也南下了,就剩下一個李谷,他還要忙許多事情,所謂太子三師,名存實亡,而且太子這幾年在大周學堂表現不算太好,皇后娘娘憂心忡忡,故此想找一個專職的師父,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郭幸哥撇了撇嘴,郭宗訓在學堂豈止是不好那麼簡單,根本就是平庸!
當初葉華帶着郭宗訓一段時間,還算不錯,小太子有點模樣了……但是接下來葉華南下,柴榮御駕親征。
能管住太子的兩個人都走了,就連他三姨都南下尋夫,光剩下一個愛孩子過分的皇后,三年下來,郭宗訓就像是一頭小野驢,撒了歡,沒人能製得住他。
不管惹出多大的禍,他只要跑去皇后面前,哭兩聲就沒事了。
這幾年郭幸哥成績突飛猛進,連很多老師都教不了他。
郭宗訓就不行了,成績每況愈下,偏偏大周學堂講究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大班級上課,郭宗訓越發落後,弄到了最後,每逢考試,有人給殿下做小抄,藏在鞋裏;還有人在考試結束,跑去老師那裏,幫着殿下改考卷,改分數……這些舉動只能瞞着皇后,柴榮回來幾個月,有了閒工夫,只要考察學問,立刻就會露餡。
因此有人就跟皇后講,說大周學堂的教育模式不適合太子殿下。
還有人告訴皇后,太子以後是要當皇帝的,他學算學,學天文,學農學有什麼用?太子應該學的是更高深的學問——帝王之道!
大周學堂也就是個蒙學而已,接下來要讓太子真正適應身份,承襲大周基業,就必須請鴻儒大家,對太子進行全方位的帝王教育,不然就耽誤了太子的成長云云……
「根本是一派胡言!」按照郭幸哥的觀察,其實郭宗訓不算笨,只是不肯吃苦,太過驕縱,才弄成了這副樣子。比如郭宗訓的弟弟郭宗讓,比他哥還小兩歲呢,但是在學堂表現就很好,絲毫沒有皇子的架子,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很開心。
還經常跑去找小叔叔郭幸哥,看郭幸哥弄得稀奇古怪的東西,而且郭宗讓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