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報復,不斷後退、忍讓。
這種畏懼所導致的後退、忍讓,讓諸國面對秦國之時,已經徹底彎下了脊樑。
就比如上次諸國合縱攻秦。
歷史上那次戰爭,以合縱大軍獲勝告終,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合縱大軍擺出了如此大陣仗,消耗了那麼多錢糧,甚至打到了函谷關下。
最終,合縱大軍卻是撤出了秦國,未敢奪取一寸秦地。
是諸國沒有能力奪取秦地嗎?
非也!
他們有能力,只是諸國畏懼秦國可能來的報復,所以不敢佔據秦地。
這也就使得,秦國敗而不衰。
反觀諸國,合縱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除了阻止秦國滅魏以外,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實際好處。
秦國敗而不衰,諸國越戰越弱,這才是秦能橫掃天下的根本原因。
來到這個時代以後,趙嘉深刻洞悉了這點,才會趁着合縱大軍攻秦之際,力排眾議拿下了秦國的申岐之地。
果不其然。
趙嘉所作所為,的確鼓舞了楚、魏、韓三國,三國亦跟風奪取秦地。
此時的趙嘉,就好像是諸侯豎起的一面旗幟。
如果申岐之地被秦國奪回了,如果趙嘉畏懼、退縮了,那麼剛剛鼓起勇氣的楚、魏、韓三國,也必然再次變得惶恐、猶豫。
是以,趙嘉非但不能退縮,還要知難而上。
哪怕如此做,可能會引來秦國的條天怒火,趙嘉仍舊要高高舉起抗秦旗幟。
他要告知天下人:秦國並非不可敗,秦王並非不可辱,秦卒並非不可屠,秦民並非不可擄!
趙嘉環顧四周,目光灼灼盯着眾人,喝道:「長平之戰,秦國屠我袍澤四十餘萬,令趙國僅餘寡婦、老弱,無數國人痛苦哀嚎。」
「此仇不共戴天,縱十餘載過去,趙嘉仍牢牢記在心中,不敢有絲毫忘卻!」
「諸國懼秦,趙嘉不懼也。」
「諸國懼戰,趙嘉不懼也。」
「諸國懼亡,趙嘉亦不懼也!」
「餘生若不能滅秦,若不能為屠戮的四十餘萬袍澤報仇,嘉寧願戰死沙場,屍首被亂軍踏成肉醬!」
說到這裏,趙嘉猛然拔出了手中佩劍,厲聲大喝。
「趙人,寧折不彎!」
「趙人,敢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