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靶子的說法或許是誇張了,但飛艇的確不是無敵的。並且飛艇的造價還非常高,遠超陸軍裝備,都快要趕上海軍軍艦了。
陸軍大臣福克斯附和道:「沒錯,飛艇的威力確實沒有外界說的那麼大,但是在軍事上還是有一定存在價值的。
尤其是在陸戰中,這種頭頂上的威脅對軍心士氣影響太大了,陸軍部提議增設一支陸軍飛艇部隊,保衛不列顛的領空。」
海軍大臣羅伯特當即反駁道:「保衛不列顛的安全,交給我們海軍就行了。只要皇家海軍在,敵人就不可能過來。
飛艇部隊放在海軍旗下,用來震懾海外的敵人,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功效。」
……
兩人的爭執,聽起來似乎有些彆扭。前面在貶低飛艇的作用,後面又想要把飛艇部隊收入囊中,明顯充滿了矛盾。
不過格爾斯頓首相也懶得計較,無非是政治鬥爭需要。陸海軍先聯手把飛艇部隊的地位打下來,然而又想要收入自己的麾下,增加在軍費爭奪中的話語權。
格爾斯頓擺擺手:「兩位,年度預算的時間還沒有到,不要這麼着急吵架。如果你們對飛艇部隊有興趣的話,就回去自己搞吧!」
這是允許的,陸海軍的軍費都是自行支配,只有能夠通過國會審核就行了。要搗鼓陸航飛艇艦隊、海航飛艇艦隊,都是合法的。
言外之意大家都聽出來了,搞飛艇部隊沒有問題,想要政府增加軍費那就不行,至少現在不行。
格爾斯頓首相不是軍事小白,他非常清楚飛艇部隊不是一天就能夠建立起來的,至少飛艇研發製造還需要時間。
奧地利的飛艇部隊已經存在了十來年,只不過存在感比較低,沒有亮眼的戰績,被大家給忽視了。
就算是維也納政府再怎麼不重視,發展了這麼多年,飛艇製造也走出了很長一段距離。不列顛想要追上去,再怎麼也要幾年時間。
格爾斯頓首相不認為從民用飛艇到軍用飛艇跨越,可以在幾天時間內完成。況且,不列顛的民用飛艇都很少。
飛艇都沒有,拿什麼組建飛艇部隊?這個時候增加專項軍費撥款,那就是肉包子打狗。騙軍費這種事情,陸海軍都幹過。
尤其是海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夥同法奧兩國海軍挑起軍備競賽,一起騙軍費的事情,可是傳遍了歐洲大陸。
自從窗戶紙被捅破過後,這麼多年,英法奧三國再也沒有爆發軍備競賽。誰要再鼓吹「兩強標準」,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騙軍費的又來了」。
事實再一次證明,只要約翰牛不搞事情,國際矛盾就要少很多。英國議會不給海軍增加軍費,軍備競賽自然進行不下去了。
法奧兩國只是不願意接受「兩強標準」,並不意味着兩國就準備趕超皇家海軍了,大家財力上的差距仍然明顯。
法蘭西+奧地利>不列顛>奧地利>法蘭西,這個財力等式關係,大家還是非常清楚的。
不列顛短時間內又沒有戰爭,何必這麼着急呢?等過上幾個月時間,兵工廠也該設計好軍用飛艇,到時候再討論組建飛艇部隊的問題也不遲。
要是搞不出來,還可以直接從奧地利買,或者是進行技術交換。這年頭又不存在技術封鎖的說法,只要砸錢什麼技術都買得到。
格爾斯頓首相是一點兒也不急,現在令他頭疼的是愛爾蘭問題。不列顛是殖民大國,要是給了愛爾蘭地區自治地位,海外殖民地跟着學樣怎麼辦?
這個問題上,自由黨和保守黨爭執不休了很多年,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仍然沒有一個結果。
這是定位問題,一開始倫敦政府就把愛爾蘭定義為了殖民地,而不是本土,才引發了這一系列的問題。
資產階級應該為此負絕大部分責任,這麼多年都沒有能夠融合愛爾蘭人,最主要的就是資本家們想要廉價的勞動力,不肯將愛爾蘭島視為本土對待。
包括1845~1852年的愛爾蘭大饑荒,人禍因素都超過天災。饑荒爆發後,倫敦政府不但不調集糧食救濟。
反而任由資本家、大地主炒高當地農產品價格,短短七年時間愛爾蘭當地人口銳減四分之一,分裂的種子就此埋下。
從此之後,愛爾蘭人就隔三
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