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會輕易違約的。
財政大臣馬克回答道「這個問題好辦,只要讓俄國人知道我們把造艦的經費借給了他們,無力繼續進行軍備競賽就行了。」
眾人眼前一亮,雖然陰損了一點兒,但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沙皇政府家底有限,中亞戰爭要是速戰速決,也就罷了;要是戰爭持續下去,俄國人必定會向奧地利借錢。
到時候,奧地利金融界不買俄國人的賬,維也納政府為了兩國友誼,把造艦經費借給他們打仗——完美。
見眾人統一了立場,弗朗茨微微一笑「那麼事情就這麼定了,財政部負責給俄國人一個交代。
外交部秘密和法國人聯絡,促成這場中亞大混戰,儘可能的削弱英俄兩國。」
……
奧地利在行動,英國人也沒閒着。都是被逼出來的,同時和三個大國對抗,英國政府也是壓力山大。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國際鬥爭中未必全部適用,但是在單獨的某一事件中,卻是可以湊效的。
海洋文明賦予了英國人危機意識,發現同時和俄法奧三國對抗後,英國政府就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俄奧抱團了很多年,想要過得奧地利的支持不現實,英國政府將目標放在了法國人身上。
1888年3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喬治訪問巴黎。倫敦政府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喬治爵士還公開表示這是英法關係的破冰之旅。
對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拿破崙四世本身是不歡迎的。究其原因,看看不遠處的凡爾賽宮就知道了。
受巴黎革命的破壞,時至今日凡爾賽宮也僅僅恢復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地方仍然處於施工中。
而英國人恰好就是引發巴黎革命的罪魁禍首,就連革命被鎮壓後,很多革命黨首腦都是英國人給送出去的。
國讎家恨湊在了一起,拿破崙四世自然對英國人沒有好感,確切的說是對英奧兩個黑手都沒好感。
例行的歡迎宴會,拿破崙四世都沒有任何理由的缺席了。這應該算是自拿破崙三世時代開始,法國皇帝首次這麼不給英國人面子。
除了外交關係惡化外,更多的還是英法兩國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
作為世界第一陸軍強國、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的法蘭西,對英國人的霸權地位已經不在認可。
尤其是法國年輕一代,包括拿破崙四世本人在內,對英國人都沒有敬畏之心,有的只是躍躍欲試的挑戰之心。
正好印證了那句話誰是世界霸主,誰就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敵人。
……
凡爾賽宮,拿破崙四世陰沉着臉問道「英國人送上門來了,你們覺得他們想要從我們這裏得到什麼?」
對英國人不爽歸不爽,外交活動還是要正常展開的。能不能談出結果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感觀。
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陛下,英國人這是急了。
俄國人在中亞地區躍躍欲試,大戰一觸即發,背後還有奧地利的影子。
萬一局勢失控,很可能出現俄奧聯手向印度擴張的局面。
如果不能找到人牽制住奧地利,英國人就要獨自對抗戰俄奧兩國。就算最後能贏,他們也會損失慘重,甚至是丟掉印度。」
殖民地爭奪不光看表面上的勝負,還要考慮殖民地的統治問題。
尤其是印度這種人口密集區,一旦民族主義思想輸入,統治成本會超乎想像。
列強博弈可沒有什麼節操,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大家也是經常干。
首相特倫斯·布爾金冷笑道「那只是英國人的麻煩,俄奧就算是聯合也吞不下印度。
英國人在印度地區經營了這麼多年,就算是守不住了,也能夠策動當地獨立。
奧地利人應該不會抱有這樣的幻想,不過俄國人就說不準了,他們可是有黃俄羅斯計劃的。
印度應該比遠東帝國要容易入手一些,以沙皇政府的貪婪,只要有機會就不會放棄。
因為俄奧同盟的關係,奧地利就算不自己上,也不會阻止俄國人向印度擴張。
這也是我們的機會,可以坐山觀虎鬥,沒準還能夠撿點兒便宜。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對比一下各方的報價,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