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忽悠正正衣冠、清清嗓子,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
「在職的大多數人,都是以有效勞動,換取相應報酬。雖然不輕鬆,但生活也不會太沉重。」
「當然,摸魚老手除外。他們表面上貌似很輕鬆,其實內心很是不安。這點,與我之前看的那位病人很相似。」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錢好花不好掙』已成為大多數鹹魚的共識。」
「在『畢業就意味着失業』,在『既講學歷、講資歷,又講能力』的現實生活中,擁有一份穩定、輕鬆而又薪資豐厚的工作,當真是難於上青天。」
「因此,很多人與你一樣,走了自己創業的道路。」
「然而,對於準備不充分的初次創業者來說,很難獲得成功。現實,往往會毫不留情地擊碎海市蜃樓般的夢想。」
「工作上壓力山大,經濟上捉襟見肘,生活上困難重重…面對如此窘境,抑鬱成疾的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多。」
……
說到此處,任逍遙瞟了眼正聽得津津有味的患者,繼續自己的表演----
「致郁的因素名目繁多,歸結起來,主要有4種。」
「第一種致郁因素----年齡歧視。」
「45歲以上的人群,基本上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雖然他們有工作經驗,有人生閱歷,但同時也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潛伏病』。」
「可以預見,這樣的人,很難為公司創造的多少價值。別的不說,僅憑單位給他們買的『五險一金』,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35--45歲的人群,無不是家中的頂樑柱,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山大期,正是還房貸、還車貸的大消耗期。但不幸的是,他們卻被稱為職場高齡人群。」
「如果業績不突出、人際關係緊張,一旦單位效益每況愈下、入不敷出,這類人就有可能被當成累贅,以各種莫須有的理由開掉。」
「因為,他們雖然年富力強,雖然用起來很順手,但同時也屬於薪酬較高、增價空間卻不高的群體。」
「不開你開誰?」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
……
「第二種致郁因素----性別歧視。」
「婚齡女員工,好端端的經常卻『被懷孕』、『被生二胎』,因而在招聘中倍受歧視。」
「這也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職場老油條,在求職簡歷中,非常清楚地註明『已育,且已有兩個小孩』、『已育,無二胎計劃』等奇葩字眼。」
「可即便如此,她們仍被很多單位拒之門外。」
「理由?需要理由麼?」
……
「第三種致郁因素----新人難混。」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些說法雖然沒錯,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領導和職場都會欺生。」
「提前到達單位當清潔員、做茶水工和花工…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周末值班加班、干額外的工作、臨時被拉壯丁跑腿出差…也是常有之事。」
「更有甚者,新人還得隨時做好『扛炸藥包』、『當背鍋俠』的思想準備。」
「雖然領導和老員工也是從新人熬過來的,雖然他們也深知新人的悲苦、憋屈和不容易,但仍然鮮有同情者。」
「是尋求心理平衡?是習慣成自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無論是領導、老員工,還是新人,都知道:新人約完全就是不平等條約,試用期相當於廉價勞動期。」
「就算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活比牛多、吃得比豬差,就算是試用期的工資少得可憐,可他們仍然兢兢業業的工作,小心翼翼的做事,生怕連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都沒得做。」
「作為職場初哥,大都是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根本無力與現實抗爭,只能被生活所強。」
……
「第四種致郁因素----創業維艱。」
「既然就業難、難就業,那就乾脆自己創業當老闆。這,是絕大多數在職場碰得頭破血流的年輕人,所產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