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1米90的人。而後這種技術開始盛行起來,一直到五六十年代還有人使用,比如中國跳高運動員鄭鳳榮,在1957年以1.77米的成績打破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紀錄,她當時使用的便是這種「剪式技術」。
但是「剪式技術」技術比較複雜,不容易掌握,而且對於身體的柔韌性和控制力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使用這種技術的人比較少。今天的比賽中,陳強也沒有看到有運動員使用「剪式技術」。
到了1912年,美國運動員喬治-霍林英發明了滾式技術,這種技術也被稱之為「霍林式」,喬治-霍林憑此打破了世界紀錄,這種技術的出現,讓世界上頂尖運動員的成績,突破了里兩米大關。在1956年的時候,仍然有運動員使用這種技術。
而在今天的賽場上,陳強也看到了有幾位運動員,使用這種滾式技術。
到了1923年,蘇聯運動員波洛佐夫又創造出了「俯臥式」跳高技術,這種技術很快傳播開來,並且廣泛的被運動員所使用。1970年的時候,中國運動員倪志欽曾經使用這種技術,以2米29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而俯臥式技術的最高成績來自於1978年,在一次室內比賽中,蘇聯人用這種技術跳出了2米35的成績。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大多數的運動員使用更多都是這種俯臥式的技術。
俯臥式技術之後,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背越式技術,不過這種技術要到六十年代才會出現。
後來有人提出,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運動員使用背越式技術了,但是由於當時墊子不夠柔軟,所以運動員使用背越式技術,容易摔傷,因此背越式在當時是沒法使用的。
實際上這種言論純屬瞎扯,說這話的人壓根就不懂跳高。
因為早期的俯臥式技術,使用的是平翻姿勢過杆,這種姿勢在過杆的時候有一個收腿外翻的動作,也就是說在過杆的一瞬間,身體是要做一個饒橫杆的轉動,而身體轉動過後,恰好是以仰臥的姿勢下落,以背部着地,這和背越式的落地姿勢差不多。
如果墊子不夠軟導致運動員落地受傷的話,那麼平翻姿勢也會讓運動員受傷,運動員也就不可能使用俯臥式技術。
既然在1923年,平翻姿勢過杆就可以使用了,這說明至少在硬件上,使用背越式技術也沒有問題。
……
資格賽的最終高度只是1米85,所以那些真正有實力的運動員,是不會在資格賽中展露全部實力的。
接下來,輪到第二組的20位選手登場,其中就包括了陳強。
陳強走上了運動員排隊等候試跳的區域,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個人好像是陳強吧?」
「是陳強!雖然我覺得中國人都長的差不多,但是陳強剛剛還出現在百米短跑的賽場上,所以他的樣子,我還是能認出來的。」
「陳強怎麼來到跳高比賽中了,他是不是來錯地方了?把跳遠當成是跳高了?」
「怎麼可能來錯地方,而且裁判在那裏,要是弄錯了,裁判還不得攔住他!」
「這麼說陳強這一次也報名了跳高的比賽?」
「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跳遠兼跳高的運動員,也是有不少的。只是不知道陳強在跳高項目上的實力如何。」
「他的跳遠那麼厲害,跳高應該不會弱吧!」
人們議論紛紛。
傑西-歐文斯也是一臉詫異的望着陳強。
「陳強竟然參加了跳高的比賽!」傑西-歐文斯眉頭皺起。
傑西-歐文斯本來就是懷揣着跟陳強較勁的心思,他巴不得每場比賽都跟陳強比試一番,所以這一次傑西-歐文斯不但報名了100米和200米,還報名了跳遠。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時候,陳強參加了一個跳高,而傑西-歐文斯卻沒有參加。這讓傑西歐文斯有種一拳打在空氣上的感覺。
陳強的出場,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大家都想看看,陳強在跳高項目上的實力如何。而同組的運動員中,也有很多人想陳強投來了警惕的目光。
不過好在資格賽只要跳到1米85就能晉級,所以運動員之間不存在互相競爭,選手們還是努力完成
第一七六章 跳高新技術:背越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