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船,一方面收穫巨大,只要趕上漁汛或者魚群,可能一網下來,是別的船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收穫,特別是遠洋漁船,更是可以連續航行數十天,進行大量的捕撈,更關鍵的是,他們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少則七八人,多則數十人,這不是最佳的預備海軍的訓練麼,有了水性和團隊性,剩下,很容易在強化訓練之中訓練完成。
中國已經有拖網式汽輪了,那是幾年前,南通狀元張謇從國外引進的,價高物不美,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相對於普通漁民來說,這個價格太貴了,有能力購買的起他的人,又不可能受得了海上的辛苦,哪怕是在21世紀,近海打漁和遠洋捕撈,也不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需要辛辛苦苦的勞作,這才能夠獲得收穫,這對於養尊處優的地主或者富商來說,顯然是沒辦法堅持下去的,西北的出現,他們有更多的機會。
按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這個時代遠洋捕撈,也一直到2戰左右,才蓬勃的發展起來,可是楊元釗是普通人麼,他是穿越者,穿越者最強的,不是什麼金手指,是來自於未來的眼光。沒錯,在後世解決這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銀行一種比較常見的分期付款,為的就是爭奪一些優質貸款,或者解放購買力,讓一些人暫時無法購買的東西,可以提前獲得。
漁船,特別是這個時代,根據後世的拖網式機帆船或者大型漁船的模樣製作出一大批漁船的話,賺錢是肯定賺的,漁民們稍稍的適應之後,收穫會是之前單獨漁船時候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特別是一些價值比較高的,比較貴的魚,說不定一兩年的捕撈,就可以還清貸款,接下來,就是大量的收益了,有了利益和收穫,漁船隊伍會越來越大,而參與到這個領域的漁民也會越來越多,這才是最好的良性循環。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捕撈也是如此,大海無情,哪怕是泰坦尼克號,這種以天神命名,超過4萬多噸的超級郵輪,都有沉沒的危險,更何況是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漁船,萬一在貸款沒有還清之前,漁船沉沒的話,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漁民們窮困潦倒,又沒有什麼固定資產,這個損失必須要銀行來承擔下來。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按照後世的一種說法來說,楊元釗此時此刻,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用一些金錢上的損失,推動近海漁業的發展,說小了,是解決這些漁民的生計問題,讓他們生活的更好,說大了,是提升中國民眾的蛋白質攝入量,雖然西北也儘量的推動養殖業的發展,可以這個時代的養殖業發展,特別是這個時代,很多的東西,比如基因,比如高標準的飼料,這些東西沒辦法解決的情況之下,只能夠採用常規的方法,生態養殖,藉助着生態鏈,以蚯蚓為節點,養雞,養鴨養鵝,還有養豬,這些提升的有限,真正跟還沒有大量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平衡破壞的大海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海裏面的魚類,提供的更加充足的蛋白質和多樣性的營養,會讓中國人過的更好。
除了這一大一小,還有一個最最根源的,那就是為了中國海軍擴充提供一個穩定的兵員,中國目前,在施行了農場制度之後,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面被解放出來,雖然西北和各大地主,興建了大量的工廠,可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優勢,在把農民從土地之中解放出來之後,依然剩餘巨大,如何把這些人力資源用上,一直都是西北重點考慮的問題,現在,又多了一個方向,目前可能從事近海捕撈的漁民,差不多有幾百萬,可是真正適合成為海軍,走上戰艦的,或許只有萬分之一,繼續訓練之下,或許會增加十倍。
可是一旦這幾百萬人轉成海洋機械捕撈,甚至是遠洋捕撈的,這個比例就會是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一個合格的遠洋捕撈的水手,幾乎可以無障礙的成為軍艦上某一方面的水兵,甚至經過訓練,這個比例更高。
楊元釗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三年,甚至五年之後成為中國海軍的中堅,為此付出再多的代價都願意,何況只是一兩萬艘的幾十噸或者是百噸的漁船而已,最多就是千噸,如果全部外購的話,這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可是現在江南造船廠的製造能力,已經可以生產差不多5000噸級的輪船了,生產這些只是小菜一碟,這一次楊元釗也帶來了大量小型船塢,這都是在德國方面購買的,用於生產最多200噸的船隻,這樣保證了未來
第六百七十六章 漁民與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