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汝南袁氏,東漢着名世家。四代人中,共有五人官至三公之高位,因此被稱為四世三公之袁氏。
可是,還有一個世家,輝煌甚至超過汝南袁氏,那就是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不論起源還是延續,都遠超汝南袁氏。
楊氏也有四世三公美稱,而實際上,楊氏官至極品的輩分,遠不止四代人。
現在,弘農楊氏的家主楊彪,當朝司空,錄尚書事。是皇帝身邊的近臣。
楊彪不滿董卓的飛揚跋扈,明里暗裏,不配合董卓。董卓雖惱怒,但礙於弘農楊氏的名頭太大,也只能隱忍不發。
楊氏的老家在弘農郡華陰縣,也因此被成為華陰楊氏。
華陰地處太華山(華山)腳下,潼關就在其境內。
楊彪在長安雖不掌兵權,但在華陰潼關一帶的勢力極大。
董卓雖派猛將和重兵把守潼關,但只要得到弘農楊氏的幫助,小皇帝劉協不難逃出潼關!
只是,袁術和楊彪的關係並不好,楊彪未必肯與袁術合作。
對此,袁術心知肚明。但是,袁術畢竟是出身名門,久歷官場,已經有了計較。
……
至於文天祥和西園軍諸校尉,在袁術眼中,不過是愚忠於小皇帝的死腦筋。資歷淺、官職低、乏權謀。袁術自信很容易就能擺平他們,讓他們抱定死忠之心,「救」小皇帝劉協於水火。
得到楊彪及文天祥、西園軍的幫助,仔細謀劃,心愿必可達成!
袁術想到得意處,喜不自禁。
李助沒想袁術那麼樂觀,提醒道:「主公,還有一人,需早作安排,以免其攪亂主公之局。」
李助一開口,袁術已知其所謂何人。笑道:「放心。伯符那邊,某早有打算。」
李助連忙起身行禮:「主公深謀遠慮,大事必成,大志必達!」
袁術開心地還禮。送走李助。
是啊,李助的提醒有道理。
孫策孫伯符,勇猛過人,且有謀略。可惜始終不肯歸心於自己。留他在南陽,不僅幫不上忙。反而可能為了表現他自己,真的去把小皇帝劉協搶回來!
不能讓孫策攪了局。
「來啊,請伯符來。」
……
孫策孫伯符,破虜將軍烏程侯孫堅之子。
繼承其父之勇猛,也繼承孫堅的暴烈性子。
孫策不僅有英武之氣,更有一付俊美面容。且性格豁達,喜玩笑,尤擅交朋結友。其最要好的朋友,便是揚州廬江郡周瑜周公瑾。
孫堅死後,兵馬被袁術收攏。孫策成年後。幾次向袁術討要,袁術用各種藉口推脫。
孫策很想效仿父親孫堅,擁有自己的實力,統領一方,脫離袁術的控制。
無奈,袁術總是不肯歸還兵馬,孫策徒呼奈何。
袁術派人來喚孫策時,孫策正與其舅父吳景商談此事。
「喚我過去?」孫策想不出袁術找自己所為何事,但他能確定,絕不會是送還兵馬一事。「某正可向陽翟侯再討兵馬。」
吳景無奈地搖搖頭。「怕是徒勞。」
孫策探身過去。低聲道:「策知其必不肯歸還,再三向其提及此事,只為能早日從南陽脫身。」
「哦?脫離南陽,可有成算?」
「有!」孫策信心十足。「前幾日,吾友公瑾送來密信,已在廬江、九江等地,秘密徵集兵馬糧草,只要得陽翟侯准許,雖無法討還兵馬。只要能從南陽脫身,亦可成事。」
「以何為脫身藉口?」
「便以返回曲阿祭拜先父為由。我這就去面見陽翟侯,勞煩舅父,通知我江東舊部程德謀(程普)、韓義公(韓當)、黃公覆(黃蓋)諸將,暗中準備。待策迴轉,即刻啟程。」
「好!」
商量完畢,孫策立刻去見袁術。
……
孫策要回江東祭拜孫堅,正合袁術心意。袁術心中暗喜,臉上卻不動聲色。
「祭拜先人,人之常情。某雖想賢侄兒一直伴在身邊,卻也不忍耽誤賢侄兒盡孝道。」
「多謝叔父。叔父之前有言,待有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