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皆是不解孫策話中深意,忙是將那道帛書撿起,眾人一起圍觀。
情報來自於遙遠的關中,內容很簡單:
曹操稱王。
大堂中,頓時陷入一片譁然,這些江東豪傑們,無不震驚。
當年漢高祖有遺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自那以後,異姓封王就成了謀朝篡位的代名詞。
卻不想,一夜之間,除了挾持天子的陶商之外,劉備和曹操也接連稱王,天下間突然間冒出了三個王,其中兩個竟然都是異姓王。
望着熱議的眾屬下,孫策一手撫玩着下巴,一手指尖有節奏的敲擊着案幾,明朗如星的眼眸中,涌動着複雜的神色,仿佛他心中在權
衡着什麼。
看到孫策這副表情,周瑜若有所思,突然間拱手道:「伯符,陶劉曹三賊皆已稱王,伯符還在等什麼,乾脆也自立為吳王吧。」
此言一出,大堂中頓時一片譁然。
孫策眼中卻閃過一絲異色,不禁看了周瑜一眼,那眼神仿佛是欣慰於周瑜體會自己的心事。
「主公,公瑾的提議萬萬不可啊。」深受震動的張昭,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兩漢以來,凡稱王者,皆為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主公若不得天子詔令,擅自稱王,豈非受人以柄,成為眾矢之的,到時我江東危矣。」
孫策眉頭暗暗一凝,顯然是不滿於張昭的反對,卻又不好親自出口反駁,便又看向了周瑜。
周瑜則乾咳幾聲,思緒飛轉,胸中籌措言辭,想着怎麼反駁回張昭。
正當這時,群僚之中,一人昂首出列,高聲道:「張子布之論,實乃迂腐之論也,以主公之神武雄略,稱王有何不可。」
眾人皆是一震,目光不約而同的轉向那高論之人,看到的是一個身材短小,臉色黝黑,相貌幾乎可以用醜陋來評論的文士。
「龐士元,我的話怎麼就成了迂腐之論了?」張昭瞪着那人,不悅的質問道。
那文士卻不睬張昭,只向着孫策一拱手,「主公,龐統有幾句大實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鳳雛先生既有高見,自然是但說無妨。」孫策卻眼中閃過喜色,欣然一拂手。
龐統便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天下太平之時稱王,自然是亂臣賊子,自取滅亡,然眼下天下大亂,天子權威喪盡,漢朝氣數已盡,便如那東周末年,諸侯並起,早晚有一天,會有一位最強的諸侯,掃滅群雄,改朝換代,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逆轉。」
龐統一席話,聽的張昭是臉色發白,竟有幾分慚愧,好似聽到了什麼不該聽的話。
漢室衰落,乃是大家心知肚明之事,大多數人卻不願背上了亂臣賊子名聲,誰都不敢親口說出來。
江東眾豪傑中,龐統是第一個敢直言漢朝必滅之人。
「龐士元,你……你……」
張昭一時震驚到不知該說些什麼,孫策卻微微點頭,欣賞龐統的直白,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龐統抬手向北面一指,繼續道:「劉備和曹操緊跟着陶商之後稱王,無非是不想在名頭上被陶商壓倒,主公若不跟着稱王,如何有足夠的名份,來統御我江東豪傑與諸雄爭鋒,所以統以為,主公想爭雄天下,就非要稱王不可。」
「士元言之有理,伯符,你必須要稱王。」周瑜緊跟着附合。
他二人一牽這個頭,韓當、程普和黃蓋等老將,周泰、董襲等年輕將領,也紛紛慷慨激昂,請求孫策稱王。
張昭的反對聲音,很快便被淹沒在激昂的勸進聲中,顯的那麼的微不足道。
眼見眾部下群起勸起,孫策的野心也被點燃,再無猶豫,拍案而起,傲然道:「連陶商那奸賊,劉備那織席販履之徒,曹操那閹丑之後都能稱王,我孫策堂堂江東小霸王,憑什麼不能稱王,這個吳王,我孫策是當定了!」
……
鄴都。
陶商稱王的消息,如雪片般飛往天下各地,四方諸侯的動向,也由張儀的細作網絡,第一時間送往鄴城,送到陶商這個新上位的魏王手中。
「幽州方面,劉備聲稱奉了天子衣帶詔之命,已自表為燕王,定都於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七雄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