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建成投產,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也開始扭轉了,軍用汽車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
1958年一汽是生產出了2.5t級6 x 6型ca30越野汽車,並投入小批量生產,開始裝備部隊。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我國進入自主研發軍車的階段。
當年我國第1種火箭佈雷軍車,使利用bm-13改進而來的,該車在1975年設計定型,採用解放ca-30型66越野車底盤。
進入80年代,軍隊車輛開始更新換代,陸續替換蘇式車輛和60年代初裝備的舊式國產汽車,湖北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70年代初開始研製重型特種軍用汽車,1971年開發成功36d軍用越野車。
80年代初,國內開始研製為武器系統配套的重型特種車,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漢陽 hy 4260 s型半掛牽引車,這種車就是專門用於牽引東風 df-21型中程地地導彈的流動發射車。
而進入90年代之後,隨着軍事技術的發展,國家也開始第2代軍用汽車的研發。
當時國產的軍用汽車和國外的軍用汽車,在關鍵指標上差距巨大,有些軍車根本無法裝載新研發出來的重型武器,這也就使得中國第2代國產軍用車的研發變得迫在眉睫。
當時國家確定第2代軍用汽車採用0.5t1.5t,3.5,t5t和7t,以及12t的6個噸級的基礎型車。
動力和耐用性一直是國產軍用汽車研發的技術瓶頸性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重工業和汽車產業比較落後的國家而言,想研發出合格的第2代軍用汽車難度是很大的。
原本國家為此制定了投資幾十億,時間跨度為5年左右的跨度計劃,爭取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完成國產汽車研發,但在實際操作中,要解決的困難是相當巨大的。
而就在這個時候,天音集團大批量引進蘇聯汽車專家的事情被上級領導得知,因為天音集團本身也是保利公司入股的企業,所以這一次中國第2代軍用汽車的研發,就有了另外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