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使用對地攻擊彈藥,當時法國派過去參加對阿富汗作戰行動的陣風戰機就不具備對地攻擊能力,只能刷個存在感。後來在後續的型號上塞進去了一顆相控陣機載雷達才解決讓陣風戰機成為真正的全能戰機。
不過因為機頭直徑太小,陣風m艦載戰鬥機所使用的相控陣機載雷達作戰距離僅有理論上的兩百公里,實際上會更少。
李戰沒有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機載雷達上,而是另闢蹊徑使用了左進氣口前段掛架上的攻擊吊艙的被動式無線電偵測功能。這個功能大多數時候很雞肋,因為不具備識別功能,而且沒有基本的解碼功能,只能做到「哦那裏在發出無線電信號」這樣子。
所以許多陣風戰機的飛行員根本不知道他們使用的、用於引導精確彈藥的攻擊吊艙還有這樣一個功能,估計開發者也只是把當作一種聊勝於無的防禦功能來設計。
在八千米的高空上,方圓五百公里內的無線電信號都能被捕捉到,包括戰機通訊使用的超短波信號。
優點和缺點一樣——所有無線電信號都進來了。
於是李戰從戰術平顯上看到了一團亂麻,他要做的就是從中把民用信號排除掉或者把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的信號找出來。這種工作通常需要一個無線數據分析團隊工作數個小時或者一個頂尖分析小組利用高級計算機來進行分析才能得到結果。
不過李戰有一種簡單粗暴的辦法——看通訊頻率,不是波段,而是單位時間內的通訊次數。
民用船隻不會頻繁的進行無線電通訊,這片海域周遭的國家都是些破落戶基本上沒有什麼無線電設施,所以這種分析辦法準確度還是蠻高的。只要有超過一半的準確度就是好辦法。
陣風戰機另一處比較叼的地方就是它配套的各種吊艙,通過掛載不同的吊艙來實現不同的作戰能力,這個真的很叼。
李戰沒花多少時間就從一團亂麻里找出了兩團頻繁通訊的無線電源,於是他就犯難了,二選一?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
況且兩個無線電源的距離不到一百公里,眨眼的事情。
他並不知道另一處稍稍沒那麼密集的無線電源是黑海艦隊派出的由七艘艦艇組成的特混艦隊,他們正在和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針鋒相對呢。客觀地說,對雙方來說一百公里是非常危險的距離,在現代海戰中一百公里的交戰距離和貼身肉搏沒有很大區別了,尤其對航母戰鬥群來說。
但是雙方畢竟不是戰爭狀態,一百公里的距離其實算是蠻遠的了,他們有些時候甚至接近到目視距離相互瞪眼。
若非如此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也沒有閒心和戴艦特混編隊搞聯合演練。
李戰有了決定就開始行動了。因為滿掛載所以他沒有下降高度,而且要獲得最大的對海搜索距離,必須要維持高度。另一個則是需要考慮到滯空時間的問題,他還得進行實彈射擊呢,絕不能把燃油都耗在搜索羅斯福號上面。
設定了經濟續航速度之後李戰開啟了機載雷達開始對前半球一百公里內的海面進行搜索。航母那麼大一個海上目標並不難搜索的,而且今天又是一個非常好的天氣,所以李戰很放鬆。
莫奈已經距離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一百公里了,但是他還在低空飛行,選擇把機載雷達的搜索精度最大化而作戰距離僅有三十到五十公里。此時李戰卻從東邊直奔羅斯福號去了,有時候飛行員的直覺相當的重要。
李戰首先接近了最近的無線電源,還沒等他有所反應呢,敵我識別器有反饋了——非友軍信號!
「我靠!」李戰心裏一驚,不由的罵了出來。
所有人都能聽到包括莫奈。
莫奈奇怪問道,「what car?什麼車?」
「自行車什麼車。」李戰低聲說了一句,隨即換回英語說,「我發現了非友軍目標,所在海域是否有其他艦隊?」
編隊指揮官都佩服死了,他打破腦袋都想不到李戰是如何作出這麼精準的判斷的竟然直奔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去了,而黑海艦隊特混編隊就在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的東邊。
「呃,是的,那是俄羅斯人的軍艦,有幾艘。」編隊指揮官說。
第569章 耶?遇到一幫醉駕軍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