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價了。
張煌言忙道:「唇亡齒寒,若不擋住北虜,福建亦危,太師手握重兵,還請太師出兵增援。溫台二府多山,地形不利北虜作戰,只要太師發兵,必定能將北虜擋住,化解此次危機!」
鄭芝龍一時間心頭有些亂了,清兵已經兵臨溫台,逼進福建,鄭軍恐怕也難以抵擋。
張煌言見鄭芝龍的神情,繼續說道:「太師,太子殿下如今正於台州死戰,另有偏師直入長江威脅南京。陛下亦早已傳令湖廣、贛南,出兵牽制清軍。只要太師出兵,幫助太子殿下穩住溫台,只要堅持到六月,南方酷暑,北兵難以忍耐,北虜必然撤軍。」
張煌言知道鄭芝龍是個商人,所以告訴他,局勢並不是沒有轉機,只要他出兵,就能維持局面。
鄭芝龍卻忽然冷臉道,「本官知道浙東危急,不過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官有心相助,然而朝廷無餉無糧,恐怕暫時不能出兵!」
隆武帝聞言強壓住怒火,慍聲道:「福建今年賦稅並未上繳戶部,兼福建有海貿之利,太師獲利豐厚,何來無銀之說?」
隆武帝知道鄭芝龍縱橫海上,過往商船皆須向其交稅,每年稅金多達數百萬,可謂富可敵國,隆武聽聞鄭芝龍說無餉無糧,內心頓時憤怒了。
鄭芝龍沉思一陣後,卻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海上不比往日,朝廷局勢惡化,福建也日趨艱難,不僅失去江南貨源,海上紅毛夷、盜寇也趁勢而起,鄭家要維持海疆,花費巨萬,哪裏還能拿出銀錢!」
如今局面,出兵浙東,勝了,救隆武帝一強援,分鄭家之勢,對鄭芝龍沒有好處,敗了,清軍殺入福建,鄭家完蛋,鄭芝龍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清軍已經快佔據浙江,下一個就是福建,隆武帝眼看大明江山不保,不禁悲憤的謂鄭芝龍道:「老卿家!自登基以來,朕每思國事,想到大明開國二百七十餘年,如今民心渙散,國朝動盪,宗廟不保,便心痛不矣。再思,國失半壁,兩都俱陷,百姓落入北虜之手,剃髮改制,不復華夏衣冠,先祖宗廟,太祖陵寢,俱陷於虜手,便深感恥辱!朕力圖恢復,卻止步於八閩,難道如今連這東南一隅,也要丟掉嗎?」
隆武帝言語之中,已有哀求之意,殿上大臣聞言無不動容,感受到皇帝心中的煎熬,有心蕩平胡虜,光復河山,卻實力不足,心中不禁都倍感悲憤和無奈。
這時隆武帝站起身,走下大殿,注視鄭芝龍,「老卿家,當初擁朕為帝,心中難道不是為了光復大明江山嗎?如今北兵壓境,卿家若不發兵抵擋,何苦擁立朕呢?」
鄭芝龍聽出隆武的懇求之意,不過卻依舊不為所動,冷聲回道:「陛下,出兵之事,還是以後再議吧。福建之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宜守不宜攻。臣會守好福建,為陛下守好此地!」
說完,鄭芝龍便一抱拳,便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轉身出了大殿。
隆武帝臉上頹然,大臣們則一陣愕然,大學士蘇觀生氣得顫抖,憤然道:「鄭芝龍目無君父,囂張跋扈,所作所為勝過曹操,有過之而不及,卻無曹操之能,壞天下事者,必是此賊!」
張煌言沒想到,隆武朝廷之內居然是這種局面,他想到浙東局勢,不禁憂心道:「如此,浙江危矣,福建怕是也難保矣!」
一陣頹然的隆武帝,聽了這句話,卻強打起精神,「朕不能坐以待斃,去將鄭森請來!」
數月之前,鄭芝龍欲破壞唐魯聯合,想繼續把持隆武朝廷,設計將趙銘引到自己的府邸。
他準備將趙銘殺死於府內,然後誣陷趙銘是朱以海派來刺殺他的刺客,從而攪黃唐魯聯合,使得隆武帝繼續孤立,以便鄭家掌握朝廷。
只是鄭芝龍並沒有調查清楚趙銘的底細,只是知道他與鄭森有些關係,不想趙銘勇力過人,不僅沒被殺死,反而還讓他殺了鄭芝豹,並且一把火燒了鄭芝龍的府宅。
這件事情,令鄭芝龍極為震怒,派兵入城捉拿趙銘,並且一口咬定,趙銘刺殺了鄭芝豹。
隆武皇帝敏銳的察覺到其中陰謀,表面上派錦衣衛幫忙抓捕趙銘,實則是想尋找趙銘,掩護趙銘逃脫。
楊文驄通過錦衣衛,告知隆武帝實情後,隆武帝立
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