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御大,以少量人口統治幾千萬天竺人的問題。
進入天竺的周軍人數本來就少,還分為漢人、蒙古人、滿人、葉爾羌人,孫可望便建議,將這四族合為一族,稱為華族,來統治印度。
不過即便如此,在南亞的華族,也才不到三十萬人。
這麼少的人口,面對近億的天竺人,周國統治階層,每日都是如坐針毯,擔心天竺人起來反抗。
因此,孫可望建議,逐步放棄西域,將西域的華族,遷入天竺,增強本部的人口,專心經營天竺之地。
吳三桂皺起眉頭,天竺與西域之間,聯繫卻時不便,而且西域確實也不如天竺富裕,但是放棄西域,對吳三桂而言,就好像徹底斷絕了與中原的聯繫,斬斷了他的根。
吳三桂沉默半響,看向洪承疇道:「洪丞相也以為應該逐步放棄西域?」
洪承疇顯然與孫可望商議過,行禮道:「臣以為,西域於大周,如同雞肋。如今,大周既然以天竺為根基,就該着重經營天竺,把精力放在東吁,防止明朝進攻!」
吳三桂皺眉道:「丞相怎麼肯定,趙雜毛一定走東吁,而不是西域進攻我們。寡人取天竺,就是走西域啊!」
洪承疇道:「因為趙雜毛起於水師,明朝南方比北方繁華,物資錢糧都在南方,所以其必然會走南路,先奪東吁,然後水陸並進攻我大周。至於,陛下從西域入關,為天竺之主,趙雜毛則很難複製。因為,趙雜毛面對的是我大周,而非莫臥兒,其次,陛下已經於開伯爾山口修築關隘,部署了重兵,趙雜毛就算從西來,也無法殺入天竺!」
孫可望道:「陛下,現在即便西域丟失,於我大周而言,也沒有多大損失,而一旦東吁為明軍所佔,我大周則有亡國之危。因此,臣懇請陛下,大舉援助東吁吧!」
吳三桂聽兩人話語,有些動容了,他沉默一陣握緊拳頭,「好!那寡人就調動兵馬,大舉增援東吁,讓東吁成為趙雜毛折戟沉沙之地!」
洪承疇與孫可望鬆了口氣,東吁國有近二十萬兵馬,周國在源源不斷的派兵過去,藉助東吁的地形和氣候,一定能將明軍拖在東吁。
這時眾人正興奮之際,一名大臣卻匆匆進入大殿,急聲稟報,「陛下,多尼傳來急報,白莽與明朝議和了!」
這話一出,吳三桂等人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