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
總理親自出席座談會,作了約一個小時的長篇講話,他把崑曲譽為江南蘭花,並盛讚《十五貫》是「改編古典劇本的成功典型」,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榜樣。
從四月十日至五月二十七日,《十五貫》在北京公演四十七場,觀眾達七萬多人次,五月十八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田漢執筆的題為《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把崑曲和《十五貫》推到了輿論的極點。
當年的小錢從北京載譽而歸,成為了浙江文化界重要的一支筆桿子,先後又寫出了越劇《胭脂》和《柳玉娘》、紹劇《于謙》、婺劇《西施淚》、京劇《南屏晚鐘》、戲曲電視連續劇《大義夫人》和電視連續劇《紹興師爺》。
他不僅獲得過文化部的一、二等獎,還獲得過「飛天獎」和「金鷹獎」。
在成為一個優秀劇作家的同時,他還走上了浙江省文化廳廳長的崗位。
老譚那個時候在浙江婺劇團,就是老錢寫的婺劇《西施淚》的第一個范蠡,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老錢看到了老譚很高興,他說:「我可知道你一直都在杭城,我就在想,看你什麼時候會想起我這個老頭子,來看看我。」
老譚趕緊說:「早就想來了,只是不好意思,這不是你已經聲動全國,又身居高位,我們這種平頭老百姓,怎麼好意思來打擾你。」
「你罵我是不是?」老錢笑道,「什麼身居高位,不就是一份工作而已,現在這份工作也沒有了,退了,我就在家裏,寫寫書法,編編書,和你老譚有什麼區別?對了,要說聲動全國,你老譚的女兒才是,現在是不是連戲也不唱,變成着名的女企業家了?」
「讓你見笑了,還記得她是唱戲的。」老譚說。
「怎麼不記得,我還看過她幾次演出,給她頒過獎,印象深刻,嗨,知道她去做房地產了,我還可惜過一陣子,現在婺劇本來就不景氣,這還少了一個有希望的旦角。」老錢說,「怎麼,老譚,說實話,是不是現在在家享清福,才忘了我這個老朋友了?」
「怎麼敢。」老譚趕緊說。
老楊說:「錢廳長,譚老師現在也沒有閒着,他又回永城,去帶學員班了。」
老錢睜大了眼睛看着老譚:「你?去帶學員班?老譚,你這是要發揮餘熱還是要賺雙份的退休工資?」
「譚老師是義務勞動。」老楊說。
老譚笑道:「沒辦法,被外孫女拉回去了。」
「外孫女?譚淑珍的女兒?」老錢問。
老楊說對,就是從北京電影學院回來的那位。
老錢哈哈大笑,他說:「聽說過,聽說過,聽說過有這麼回事,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要回到永城,去學地方戲,哈哈,我就是沒想到,這原來是譚淑珍的女兒,你老譚的外孫女,譚淑珍棄戲去做房地產,沒想到女兒棄電影回到了劇團。
「哈哈,老譚,看樣子你們一家,是天註定的和婺劇有緣分,沒有辦法。」
老譚跟着也笑了起來,他說:「她會有這樣的選擇,我也沒有想到。」
「是不是很得意,老譚?」
老譚嘿嘿笑着,點點頭。
「應該得意啊,老譚,說明你還是後繼有人。」老錢說,「說吧,老譚,你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來找我什麼事?」
老譚遲疑了一下,最後下定決心說:「我是來請你幫忙的。」
老錢一聽,又是「哈哈」大笑,他說:「老譚啊老譚,我在位的時候,你從來沒有來找過我幫忙,沒想到我退下來都好幾年,已經無職無權了,你老譚來找我幫忙。」
……
婺劇《莎士比亞與湯顯祖》研討會,在艮山電廠張晨他們的會所如期舉行,主持會議的是永城市的副市長孫晉,坐在她邊上的是省文化和旅遊廳文藝處的馬處長,還有應邀出席的省內外的專家和學者。
丁百苟看了一下,評選小組的八個人,唯一沒有來出席,卻又是最關鍵的人物,是省文旅廳的洪副廳長,丁百苟感到有些遺憾,本來,洪副廳長已經答應出席今天的研討會,但臨時托馬處長帶話來,
第1677章 老譚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