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 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

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

    也難怪總部首長會如此驚訝,飛行員頭盔瞄準具這類航空器配套裝備,國內不是沒有立項。

    東北航空製造有限公司承擔的蘇—27仿製計劃當中便有配套的俄制飛行員頭盔瞄準具的配套研製項目。

    問題是該項目是在東北和華北,而此時此刻總部首長身處的可是西南,和東北隔着十萬八千里。

    按理說應該沒有這東西才對,結果這地方不但神奇的出現了,而且弄的還是更加複雜的直升機頭盔。

    是的,在九十年代,以阿帕奇為代表的先進武裝直升機的飛行員頭盔,因為與機載紅外探測裝置、導彈導引頭、機載火控裝置交聯,使得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飛行員可以從繁複的飛行操作與目標識別中解放出來,只需利用頭部的轉動與雙眼的凝視,配合一體化的武器操縱杆,就可實現「看哪兒打哪兒」的科幻壯舉。

    基於此,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才可以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橫掃伊拉克,以至於不少阿帕奇飛行員在戰後接受採訪時,不無霸氣的說:

    當我看到伊拉克的坦克,它就死了。

    一時間,不明就裏的人覺得美國太強大,先進武器是看誰誰死,各種卑躬屈膝紛至沓來;而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同樣獻上自己的膝蓋,他們到不是因為什麼科幻不科幻,而是自內而外生出一種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的悲涼感。

    至於為什麼,很簡單,因為懂得太多,所以才會明白美國人技術實力的強大。

    首先是微電子,所有搜索設備和攻擊裝備全部交聯到頭盔上,這本身需要十分強大的信息和數據解決能力,其中的晶片、軟件、架構、算法,無一不是相關領域的前沿。

    其次就是頭盔本身要控制重量,結合這麼多的東西,卻不能給飛行員帶來身體上的負擔,畢竟飛行員飛行時經常要承受大過載激動,對頸部脊椎的壓迫本來就大,若是在頂個十幾斤重的大鐵坨子,正常飛行還好,一旦做過載機動,飛行員極有可能承受不住頭盔的負荷被直接扭斷。

    所以這類飛行員頭盔總體重量必須控制在2公斤以下,這是個什麼概念,國內的80式鋼盔的重量是1.25公斤,兩頂鋼盔的重量就超出這類可看哪兒滅哪兒的飛行員頭盔的規格要求。


    問題是鋼盔上可什麼都不放,而飛行員頭盔上卻要繼承各種各樣的集成電路和複雜組建,可既便如此,總體重量還不能超過2公斤,這就要求在頭盔材料的選擇上必須是高端的輕質材料,而且必須細微到每個螺絲釘。

    高端的輕質材料本來就少,還要細微到螺絲釘,難度可想而知。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便是目視光學設備,這一點不難想像,所有的信息都能被雙眼讀取,同時還要保持極高的透光性,不影響飛行員正常的飛行視野。

    透光、顯示、集成,雖然只是小小的光學顯示設備,但全世界能做出這類高附加值光學鏡片的國家卻屈指可數,目前只有美國和歐洲具備相關的工業生產能力,其他國家,包括俄羅斯都沒辦法達到歐美的技術水平。

    沒有先進的光學設備,哪怕前面處理的再好,也實現不了飛行員頭盔看哪兒滅哪兒的超強能力。

    然而這一切似乎在天上的那架直—12身上完全顛覆。

    只見離地不過二十多米高的直—12直升機下方加裝了一挺集成於遙控雲台上的77式12.7mm重機槍,機鼻處則安裝了一枱球型光學探測器,再配合渾身的天線和傳感器,整架直—12直升機顯得十分的不倫不類。

    但總部首長關心的卻不是這些,而是目光直勾勾的盯着77式重機槍和球型光學探測器的動作。

    不是傳統的通過武器遙控操縱杆實現的武器與探測設備的指向,而是飛行員在轉動腦袋便輕鬆實現武器與彈射設備的操作,這說明什麼?

    那位駕駛直—12直升機飛行員腦袋上的頭盔已經將武器和探測系統交聯其中,實現頭盔指向性的精準控制。

    而這項技術,除了美國的阿帕奇和科曼奇,尚無第三例實現轉動擺動控制機炮與光學傳感器的。

    因為這又涉及到一個十分複雜的技術難題,那便是激光陀螺儀的共向交互協作。

    也就



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  
安溪柚推薦:  超級軍工霸主  大國艦船  大國旗艦  崛起軍工  堅守我的海工時代  超神信仰  
隨機推薦:  大月謠  奮鬥在沙俄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妖怪茶話會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360搜"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