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體系,但是也能讓他好好學習一番。
由於這次只逃出主力艦,原本二級艦隊的母艦是可以打開超遠程空間傳送的,但是母艦被摧毀了。
主力艦艦隊只能依靠自身進行長時間超光速航行才能回到11號基地。
其實每個指揮者控制的星域半徑大致在1500光年,杜邱所在的這支二級艦隊正是因為處於控制星域邊緣附近200光年左右的位置,才會頻頻遭到格雅文明的騷擾和攻擊。
雖然主力艦的超光速可以達到1000倍光速,但是整個艦隊也要飛行一年之久。
有這個時間,杜邱可以慢慢消化。
他再次故技重施,讓自己降臨的艦者建立虛擬環境,儘量模擬神奇科技現有的科技水平,然後進行各型戰艦的設計。
這個過程中,杜邱也在熟悉着艦隊的超光速飛行控制,發現這並不是傳統意義的超光速飛行。
顯然藍星科學家認知的光速是宇宙常數,不可突破這一點是正確的。
主宰文明戰艦的超光速其實運用了空間摺疊技術,通過力場控制,將戰艦前方的空間摺疊,讓戰艦所處的空間被這種摺疊產生的勢能拖着跑,從而達到一種超光速的狀態。
原理很好理解,但是其中的空間科技,以及力場控制精度等,全都是極高難度的。
在艦者的數據庫中,也提到過這種超光速飛行的實現和控制,也是隨着空間科技和力場控制以及能源科技的發展,不斷提升速度的。
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應該在四級文明中後期就應該可以實現,不過那個時候,戰艦的超光速大概可能只有5倍到10倍光速。
杜邱看到這裏之後,當即進一步地研究下去,畢竟他此時已經基本獲得四級文明的所有科技,只是還在消化掌握中。
那麼一旦全部掌握,自然就應該可以實現這種方法,從而讓戰艦具備超光速飛行能力。
當時間差不多之際,杜邱把356個艦者再次檢查過底層核心,確保自己留下的程序和限制都沒問題後,這才離開了夢境。
從休眠艙出來後,杜邱直接召集了物理研究院的陳光南院長、化學研究院的霍根院長、天文學院的貝斯特院長三人舉行了全息投影會議。
「各位,我們必須加快大一統理論相關的研究,儘快實現突破,從而可以完成力場控制器的研製。」
會議一開始,杜邱就把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
陳光南院長眉頭一皺,當即說道:「老闆,我們目前還在分析你給出的一些現象,已經有所進展,但是要短時間找出其中規律,或者推導出公式,難度太大了。」
「老闆,物質分析方面,也同樣需要充足的時間,但是我知道,老闆給出的方向是正確的,所以我有信心在10年內解決幾種物質的發現或製造。」霍根院長推了推自己的眼鏡,信誓旦旦地說道。
貝斯特院長有些疑惑地問道:「老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發生?我注意到我們軍方已經處於一級戰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