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大江說:「范蠡築越城,熊商築金陵邑,都是要借大江天險謀圖天下,本將牧守揚州蠻橫邊陲之地,卻不能忘安定中原大任,所以揚州治所就選這裏,以後就叫金陵。」
張竑今年才過而立之年,常年在會稽山區奔波,上山一點都不費勁,也跟在張易爬上巨石,聽到張易要把治所按在這裏,立刻說:「主公好眼力,此處地處水陸要衝,進可攻,退可守,乃治所最佳位置。還有十幾萬俘虜滯留吳郡,是不是全部調到這裏建設?」
「不,俘虜安置在會稽沿海山里,是早就定下來的,我要留下來,子布要怪我拆他台了。」
張昭也爬上巨石平台,立刻說:「會稽要想開發出來,就得把路修上,越早修路,越好,難得有這麼多俘虜,反正要供應他們口糧,剛好可以集中人手修路,等他們散開居住後,再想修路,就沒有這麼多人手了。」
「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子布是會稽太守,子綱就任揚州主事吧,揚州全境郡縣都由子綱來抓總,揚州剛開頭,千頭萬緒都得抓起來,我帶來的洪都門生,投奔你的太學生,都由你來安排。」
「呵,你倒是甩手大掌柜當慣了。」張昭和張易從小就認識,也就他敢調侃張易。
「我還是鎮北將軍,不僅需要練兵,這個金陵城也交給本將軍,本將有三萬新兵,還會招募一些工匠來,子綱只需要供應五萬人口糧就行,不需要再為此城花費錢財。」
「哦,將軍另有渠道?」張竑一直當會稽郡守,其實是張易大管家,知道張易有點石成金的手段,從小就能賺錢,聽說不要錢就能建城,當然要問問。
「我有人,還有技術,自然有人會帶錢來陪我建城。」
張易要把中原文明帶進來,就離不開中原人,平東軍打下諾大的地盤,交給黃巾俘虜去開荒,相當於屯田,現在他們身份是俘虜,開荒之餘還得在會稽修路,有人有路,才能徹底消化掉會稽。
建設會稽是新任郡守張昭的事情,張易要帶着遷來江東的士族豪強,一起建設金陵城。
荀攸領回的三萬新兵到了壽春後,就地駐紮,鎮北將軍府現在就設立在壽春,除了虎視青徐兩州的黃巾軍,還震懾江北的豪強世家。
以後整個淮水以南都是張易的地盤,碰上忠厚的陶謙,張易這種惡霸一點都不客氣,與其留給他敗掉,不如讓自己來發展。
金陵作為揚州治所,像一個紐帶,把江南和江邊聯繫在一起,有淮水以南作為緩衝,江南不需要秣馬厲兵,安靜發展就行。
隨後就在鐘山頂的巨石上,張易把整個揚州的規劃說了一遍,能聽到的都很受鼓舞,沒能上山的官吏,也知道揚州是沒法混下去了。
這些人都是揚州本地官員,新揚州牧張易用這種辦法讓他們知難而退,至於需要朝廷任命的官員,本來就已經定好了。
張讓這個本家兄弟非常給力,不僅讓他的大家族跟着張易遷到江東,還替張易換掉揚州各郡守縣令,調走的都是宦官集團的家族子弟,送來的全是張易名單上的人,像陳宮,孔融這些在洛京或者外地為官的,一時還沒到位。
張讓換人的理由很說得過去:「張易這個殺神,到了揚州地界後肯定說一不二,咱們還是把放在揚州的家族子弟收攏一下,免得觸怒他,死了也是白死。然後挑選一些刺頭,給揚州送過去,讓他們領略一下張易的跋扈,順便把位置騰出來。」
張讓是擬寫聖旨的宦官,和掌印的呂常搭檔,是宦官集團的首腦,郡守縣令位置挪移,當然還得和其他宦官通氣才行,不能他兩人說了算,涉及到張易的事情,宦官集團都是小心翼翼的,對張讓的提議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原本丟在揚州的子弟,並不是大宦官的家族子弟,這些人因為揚州沒有黃巾,反而因禍得福,到現在還留在任上,剛好從揚州換出來,去佔據不少好位置。
孔融和陳琳兩人從洛京結伴而來,張易已經等在淮河邊上,見到船隻靠岸,特意跳上船,攙着兩人上岸,笑着說:「汝二人來了後,吾就有了喝酒論詩的好朋友了。」
「聽說子綱被你從會稽郡守位置上擼了,我們是來找你算賬的。」
「子綱確實是從會稽郡守位置上被我擼下來,他不下來,我族兄子布又如何上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