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養兵靡費錢糧,九邊各軍鎮的兵力都只是基本維持着戰略防禦。哪來的兵力輪休?這不是扯淡?
第二條:退役士卒分配土地,給安置費。錢糧還好說,土地從何而來?別說衛所里的土地,那都是黃冊數字而已。真正的土地那些世襲的軍官們和侵佔土地的權貴會拿出來分給底下苦哈哈的軍戶?
做夢!
第三條,預備役的方法更改。由府縣自己和縉紳協商後,組織人手訓練,成立各種預備役衛所,改為府縣將青壯送到邊軍中訓練,若干月後再放回。
這一條略有點靠譜。但是,換湯不換藥。青壯還不是掌握在當地的縉紳手中。韃靼人打來,難道還指望縉紳把自家的青壯拉出來去博命嗎?有什麼用?
李教諭道:「大兄的意思是…」
李東陽捻須笑道:「叫彥聲來,是想讓你知道你教出一個好弟子。我可是聽說子尚在名帖中業師一欄填的是你的名字。等子尚回來,你要多督促他讀書。」
李教諭常年教書育人,對弟子取得成就當然高興,但真沒有憑着弟子富貴的想法。此時,笑道:「大兄喜不自勝,怕是還有子尚來信請教的原因吧?」
這話說的有點犯忌諱,但這要看誰來說。李教諭是李東陽的族人,關係一向親近。
李東陽頓時哈哈大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之前,李閣老大力支持張昭,將其當做同鄉後輩照顧。但沒想到張昭一飛沖天啊,即將成為國朝排名第一的統兵大將。而此時張昭就其決策來詢問他的意見,這裏面的政z意義非同尋常!
閒篇扯完,李東陽收斂笑容,緩緩的道:「子尚要在固原、寧夏兩處做試點,不僅僅是他奏章里提到的那三條,還有在書信里提到的廢除衛所制度。試點,原則上我是同意的。但廢除衛所制度是改變祖宗成法。阻力非常大。你替我回一封信給他。」
以張昭此時的地位,李東陽想要拒絕他的書信求助,需要費點心思,免得鬧得不愉快。
李教諭這才明白族兄叫他來的目的,點頭應道:「好。」
…
…
九月十七日,李教諭的書信發出時,張昭正帶着親衛,經由慶陽府取道長武、淳化一線,走出黃土高原,抵達關中平原,準備前往三原縣見王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