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孫嘉淦、何顯祖、曾逸書三人先行離開,走的時候孫嘉淦若有所思,何顯祖神色平靜,曾逸書帶有喜色。一筆閣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三人如此神色也是自然,孫嘉淦一心為民,更是聖人門徒,雖然大明商業大興,由工商所給天下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不過孫嘉淦的心中依舊是重農而輕商。
雖然孫嘉淦不會刻意打壓工商,可一旦農業同工商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以他心中自然是偏向於農的。何況上這份奏摺之人董銘同樣也是進士出身,奏摺中所言又說到了孫嘉淦的心處,他自然是贊同董銘的看法。
之前同何顯祖爭執主要也是為了這個原因,不過在之後曾逸書所講的那些話,也讓孫嘉淦想到了一些自己之前忽略的東西,此時此刻孫嘉淦的心裏正在為自己之前一直所認為正確的東西是否有所偏差而疑惑,對此略有自省,這也是他有所思的原因。
至於何顯祖就平靜多了,雖然和孫嘉淦爭執的人是他,他也是明確表態支持工商的人。可實際上何顯祖和孫嘉淦並不一樣,何顯祖此人說白了就是一個實際主義者,他的心裏並沒有真正的農商之分,之所以支持工商一來是因為他之前舊在海外,深知工商的利益,二來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朱怡成的態度。
對於何顯祖來講,這大明真正做主的人只有朱怡成一人,作為臣子當然要跟着皇帝的腳步走,大明興商,他何顯祖就支持工商,大明重農他何顯祖自然要以農為本,而結果也證實了這點,雖然這事最終讓曾逸書出了彩,可從朱怡成的態度來看,大明重視工商的政策依舊不變,他如此表態絕對是政治正確。
三人走後,廖煥之卻是留了下來,這是朱怡成特意開口讓他留下的。等殿中外人離開,只余朱怡成和廖煥之之後,廖煥之起身說道:「皇爺如此安排?臣欽佩萬分?曾逸書此人為政頗有眼光,更顧全大局?臣祝皇爺慧眼識才?我大明又現良臣。」
「曾逸書的確頗有才幹,這也同廖卿往日的指點分不開?我記得當年曾逸書科舉之時,廖卿還是主考官吧?這麼說來?他也算是廖卿的學生。」朱怡成微笑着說道。
廖煥之連忙道:「當年臣只是擔此虛名而已?曾逸書可是皇爺親點的進士,這要說起來他可是天子門生。」
「你呀你……。」朱怡成頓時搖頭笑了笑,接着又道:「此事說起來也是朕疏忽了,今日這份奏摺倒是提醒了朕。如今讓曾逸書來挑這個擔子卻也適合?對此你又有何看法?」
廖煥之當然明白朱怡成問這話的意思並非是問曾逸書是否能夠勝任?這點在剛才朱怡成指定讓曾逸書負責此事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而現在詢問只是想聽聽接下來的安排。
廖煥之想了想,當即提出建議,這件事想要做到全面是根本不可能的。中樞方面只是通過各種手段做一個大概,而且在實施中也需注意各方面的問題?千萬不能做一刀切的行為。
畢竟,如今大明工商大興?對於國家強盛是有目共睹的。假如鬧得地方不寧,導致工商出了大問題?那麼所影響的就是整個大明的財政。如今大明財政雖然年年增加,但支出也是居高不下?除去軍隊投入、戰艦製造等?還有大量工廠和地方的投入?甚至包括鐵路的建造等等。
說白了,這些都要花錢,如果沒了錢,那麼一切全都進行不下去。再者,民間風氣已經如此,強行扭轉必然會有反彈,所以這件事是一件非常負責,也是長期的工作,短時間內恐怕看不到什麼結果。
所以廖煥之提出,可以先選擇產糧大省的幾處為重點,以點帶面緩緩而行,此外關鍵之處也就是曾逸書所提出的太倉之事。歷朝歷代都建有太倉,太倉之糧以備不需,只要朝廷手握太倉,有大量的糧食可以調動周轉,至少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
邊聽着,朱怡成邊心中表示同意,廖煥之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其老成謀國的手段還是有的,做事穩妥,讓人放心。
「皇爺,為了避免地方隱瞞問題,致使中樞消息閉塞,為保證言論暢通,臣請皇爺讓科道介入此事,以監查天下。」
「科道?」聽到這,朱怡成微微皺起了眉頭,科道其實就是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總稱,
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