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蹲踞式起跑的姿勢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慘不忍睹」,
若是放在後世,隨便一個體校練短跑的學生,蹲踞式起跑的姿勢也都比這個標準的多。
蹲踞式起跑是美國田徑運動員托馬斯-伯克,在1896年雅典奧運會上首次使用的,而他也以12秒整的成績獲得了100米短跑的冠軍。
而那一年奧運會的短跑比賽的起跑姿勢是千奇百怪,直立站着的,彎着腰站着的,彎着腰雙手攤開站着的,兩腳一前一後站着的,俯下身體用兩根食指支撐地面的,一隻腳金雞獨立的,各式各樣的都有,就差倒立起跑的了。
後面的幾屆奧運會,蹲踞式起跑依舊沒有被普及,100米短跑項目上用蹲踞式起跑的人雖然逐漸多了起來,但像是400米、跨欄、接力等項目,用蹲踞式起跑的人仍然寥寥無幾。直到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蹲踞式起跑才完全普及開來。
在那個時代,信息傳播畢竟是不便捷的,沒有參加1896年奧運會的運動員,或許都不知道還有蹲踞式起跑這種東西。
而且那個時代也沒有專業進行體育研究的人,即便是托馬斯-伯克發明了蹲踞式起跑,也不會有人去專門進行研究,不會有人去對此發表論文,更不會有人去專門的推廣。
所以到了1929年,蹲踞式起跑已經出現了三十三年,這個短跑必備技能,依舊處於初始階段,短跑運動員只是照貓畫虎,看別人這麼做,自己也就學來了,有的人甚至連見都沒見過,只是靠聽說學一套蹲踞式起跑的姿勢。
至於蹲踞式起跑的技術要領,那是什麼?壓根就沒有人提過啊!
如何將蹲踞式起跑的效果發展到最大化?怎麼會有人研究這麼奇怪的事情!
西方國家都沒有人去研究,如何發揮蹲踞式起跑的效果,近幾十年一直在向西方學習的東方,更不會有人研究。
這不是相聲,而是一套技術動作,只靠嘴巴傳承是教不出徒弟的。口口相傳的方式去學習一個技術動作,本來就不準確,蹲踞式起跑從西方傳到東方,經歷了二十年來到中國以後,也早就變了樣。
有個成句叫照貓畫虎,而在陳強看來,復旦附中選手的蹲踞式起跑,就是照着n手貓畫虎,最後畫出來個哈士奇!
真的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那位日本選手的蹲踞式起跑,同樣不咋地,大概算是虎斑法斗?
至少虎斑法斗應該比哈士奇更像老虎吧!
好歹有條紋……
勞煩各位動動手指,順手把推薦票都給我吧!
第十七章 落後百年的起跑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