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涼夢」:水稻長得跟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他和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嘉穀研究轉基因技術作為未來儲備,而袁老爺子研究轉基因技術以「追夢」——所有堅持追夢的人都值得尊重。
大家確認過眼神,三觀吻合,交流起來愈發順暢了。
轉基因技術,不過是農業科技的其中一環而已。
而在齊政的有意引導下,話題進一步引申到了「農業科技」上。
「袁老,您知道的,在全球種子產業的競爭格局中,我國除了雜交水稻,在其它領域都缺少國際競爭力。我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都依賴進口。而這其中,都涉及一個關鍵詞——農業科技。」
袁老爺子不明所以地點點頭。
齊政就沉聲道:「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國農業科技總體水平還不高,跟蹤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複式研究還較多,類似雜交水稻、黃淮海綜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見。」
「所以,是時候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了……」
袁老爺子大吃一驚。
剛發佈的「一號文件」,將內容聚焦在農田水利建設上;而齊政透露的意思是,嘉穀準備推動國家農業戰略將下一個主題鎖定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並尋求袁老爺子的支持。
讓他震驚的,是嘉穀意欲影響國家農業戰略的野心。
齊政也沒有掩飾這種野心。
每一個領域的技術突破,都代表着海量的資金支持。沒有錢,光是說如何重要如何重要,又能怎麼樣?
農業領域的科研是很重要,難道航空航天就不重要了嗎?難道癌症就不重要了嗎?難道晶片就不重要了嗎?
都很重要!
但在齊政看來,農業支撐着上層產業,新興產業要繼續騰飛,必須周期性地反哺農業。目前看來,農業科研目前已經成為了國內農業升級的最大短板。
當然,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國家有錢了。
以前的「xx計劃」,調子起得再高,也無法掩飾國家缺錢的事實,哪怕是國家戰略級的科研規劃,依舊只能以有限領域為研究目標。
時至今日,國家財政收入已經可以並且很有必要加大對農業科研領域的投入,彌補「舊賬」了。
當然,嘉穀推動國家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並不是為了經費,主要是為了避免資源的平白消耗,同時增強嘉穀在行業的影響力。
——我國的農業科研體系從國家層面上缺乏頂層設計。具體表現是,科研力量大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學,但每一個大學和科研院所,都各自為政,沒有進行有機的協調和配套。
譬如袁老爺子在進行水稻去鎘研究,嘉穀實驗室也同時在進行。當然,不是說同一領域就容不下兩家單位同時研究,這也不現實。
但這其中明顯缺乏溝通機制——如果不是找上門來,袁老爺子壓根不知道嘉穀實驗室的研究進度。可能嘉穀研究成功了,他才發現,呵,自己團隊幾年的努力都白費了。這無疑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這就需要國家從頂層進行規劃。
但問題是,嘉穀有這樣「一呼百應」的影響力了嗎?
很顯然,並沒有!哪怕嘉穀已經是國內農企中的老大了。
所以,嘉穀需要拉攏更多像是袁老爺子這樣在農業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大佬」,達成共識,才能正式發起相關的提案並推動落實——老實說,即使不是袁老爺子找上門來,齊政也會找機會拜訪他的。
袁老爺子了解了嘉穀的想法,一時無語。他不過是來找嘉穀進行育種技術上的合作而已,誰來告訴他,怎麼就牽扯進國家農業戰略的頂層設計中去了?
而齊政介紹完這個計劃後,沒有催促,反而若無其事地與陳建章繼續帶着袁老爺子參觀嘉穀實驗室的研究項目和成果。
這既是讓袁老爺子梳理一下思路,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示範展示。
於是……
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