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七)新罪名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七)新罪名

    高務實多年的官場果然不是白混的,於他的辭疏在次日一早送進宮中相應的,七道彈劾他的奏疏也到了。

    這七道彈章有兩道來自於地方,五道直接來自於京師。來自地方的兩道彈章之中,一道來自應天巡撫下轄的蘇州,另一道來自於江西徽州。

    翻開地圖看看就知道,蘇州與徽州都是緊挨浙江的兩個經濟重鎮。從這裏來的彈章,讓高務實有理由肯定自己之前的判斷是準確無誤的。

    至於京中的彈章,這倒是理所當然。誠然,自從高務實繼任首輔以來,尤其是沈一貫被迫離京去負責給封禪大典做準備以來,京師之中「一片祥和」,多年來的政爭仿佛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然而,高務實不至於自大到認為這是心學派徹底投降,從此就是實學派贏得儒家道統,自己開始大權獨攬的時代了。

    官場始終是官場,爭權奪利永不眠。利益就在那裏,不是你拿就是我拿,沒有哪個派系敢說自己能讓所有人滿意,所以心學派暫時的蟄伏只是迫不得已,等到他們認為有機會,照樣會跳出來——或者,即便跳出來的人換了個馬甲,不叫心學派了,那也改變不了什麼,總之政敵永遠會有。

    雖說這次發起彈劾的第一人不過是個兵備道,而且高務實因為身邊少了人幫襯而忽視了發起彈劾的根源,但他心裏很清楚:既然人家動了手,就絕不會只有一個李叔元跳出來,緊隨其後的一定是一波波彈章。

    這是因為,大明官場的玩法就是如此:先挑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出來挑事,把事情挑起來之後再次第跟進,逐步掀起聲浪,使得從地方到中樞、從七八品小官到二三品大臣都開始參與其中,形成當年徐階整高拱那樣「滿朝倒拱」的局面,最後由閣老級重臣出來一錘定音。

    高務實太熟悉這套玩法了,歷年來他也一直按照這套玩法在玩。然而這一次,心學派與他們背後的江南財閥恐怕要愕然相顧,因為高務實選擇了不作自辯,直接請辭。

    這就好比人家還在蓄力,高務實直接開大——首輔請辭可不是小事,皇帝就不能等輿論發酵,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反對這位首輔了。此時的皇帝只有兩種選擇,並且要立刻作出二選一:要麼放棄這位首輔,允許請辭;要麼力保首輔,把發動彈劾的人嚴懲不貸。

    當然,執行層面會稍微複雜一點,即皇帝怎麼說也會先挽留一兩次,等首輔再三請辭,皇帝再順水推舟的表示允許。不過,這也就是表演性質的流程罷了,不影響事態發展。

    昨天李叔元的彈章送到朱翊鈞面前的時候,皇帝就有些納悶,好端端地怎麼南官們就彈劾起務實來了?按理說現在沈一貫都不在京師,你們心學派群龍無首,這個時候彈劾務實,最後一齣戲怎麼唱呢?

    懷着這樣的疑惑等到今天,皇帝本以為會收到高務實的自辯疏,也早已想好該如何「溫言勉慰」了,誰知道和七道彈章一同送進來的居然是高務實的辭疏。皇帝聽陳矩說起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什麼情況,就李叔元昨天那一道彈劾,務實竟然直接請辭?

    原本還顯得輕鬆悠閒的朱翊鈞頓時正經起來,讓陳矩把七道彈章和高務實的辭疏都拿來給自己看。他先是下意識拿起了高務實的辭疏,但就在打開的一瞬間卻忽然遲疑了一下,緩緩放在旁邊,而是先看起了七道彈章。

    不多時,朱翊鈞就看完了彈章。他蹙着眉頭,面色陰鬱,似乎有些失望。彈章中彈劾高務實的罪名與昨天李叔元的差別不大,尤其是京中的五道彈章,基本就是把李叔元的彈章換了個說法複述一遍,很是沒有新意。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罪名從何而來他朱翊鈞都很清楚,甚至知道得比彈章中更清楚。

    倒是那兩道來自蘇州和徽州的彈章,裏頭說到了一些朱翊鈞不是很清楚的細節。比如徽州知府所上的彈章,就很清楚的講述了京華基建是如何暗示他「下水道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高元輔對此的關注,最終「迫臣召集士紳賢良,共議捐資助工,而京華基建以此獲利巨萬」的全過程。


    不得不說,進士出身的知府老爺文筆甚佳,將整件事詳略得當的描繪得猶如親見,朱翊鈞似乎都能想到那個畫面了。不過朱翊鈞更重視的卻是另一件事:數據。

    這位府尊將京華基建提供給他的財務清單直接奉上,其中包括各類物料、用工開支,以朱翊鈞從未見過這類清單的新手角度來看,光是「承插式水泥管」就佔了全部資金的三成多一點,似乎確實有點問題。

    而且,光是修一個徽州府府治——也就是歙縣縣城的「下水道」,居然要花三萬多兩銀子,而用在「承插式水泥管」的購買就花掉一萬一千兩,這屬實是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難道務實真的從中牟取暴利了?朱翊鈞腦子裏閃過這個想法,但他很快搖了搖頭——不是堅信高務實不會從中謀利,而是他忽然想明白了一點:就算真是,那又如何?

    不要跟皇帝講法治,皇帝根本不在乎這個。朕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有罪沒罪那得看朕怎麼想。

    「朕」會怎麼想呢?

    很簡單:務實的功勞天下第一,而且當今朝廷裏頭根本沒有人比務實更好用,所以他就算撈點錢又如何?

    而且歙縣作為徽州府治乃是上縣,花費三萬兩,那麼中縣或許要花兩萬兩,下縣或許花一萬兩。如此推及全國,假設都來一次「下水道工程」,大明一千多個縣,確實要花很多錢,可是……這關我皇帝什麼事,務實也沒讓我拿錢啊!按照這位徽州府尊的說法,這筆錢是「鄉紳賢良」們出的啊!

    其實朱翊鈞這個上中下三類縣的各自花三萬、兩萬、一萬的估計很不準確,但皇帝不會為此細細計算,他就是簡單估算一下。

    明代千餘個州縣分成若干等級,這種等級劃分方法大體有四種:

    一是以區劃地理位置劃分的等級。

    兩京所在地的縣地位最高,稱為京縣;其次是布政司所在地的府屬縣,稱為首縣;再次是府和直隸州所在地的縣,稱為倚縣或附郭縣,如歙縣就是這一類;然後是府和直隸州所屬的縣,稱府屬縣;最下是隸屬於普通州的縣(既要接受府的領導,又要受州的管轄),稱州屬縣。

    二是以田賦多少而劃分的等級,這也是後世一般人最熟悉的劃分方法。

    凡納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納糧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納糧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三是以本縣事務繁簡而劃分的等級。

    「府以田糧十五萬石以上,州以七萬石以上,縣以三萬石以上,或親臨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並有軍馬守御,路當驛道、邊方衝要供給去處,俱為事繁;府、州、縣田糧在十五、七萬、三萬石以下,僻靜去處,俱為事簡」。

    不過要說明一下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七)新罪名  
雲無風推薦: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東唐再續  宦海龍騰  
隨機推薦:  快穿之不服來戰呀  洪荒之永恆天帝  劍帝  猛男誕生記羅軍  諸天苟仙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