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之後,這皇統就歸了大元,而只要我們徹底覆滅殘元察哈爾部,這皇統就算是被大明搶了。
當然,中國的皇統本身和別處不同,大元這個皇統一旦被滅,我大明肯定是不在乎的,不過你剛才這句話提醒了我不在乎是一回事,可供利用又是另一回事。」
劉馨搖頭道:「這都扯得亂七八糟了,我看莫臥兒帝國你瞧人家都自稱帝國了,他們哪裏會承認,又哪裏會在乎?」
「他承認不承認無所謂,我只是圖一個師出有名。」高務實道:「什麼叫師出有名?師出有名就是奉天子以討不臣先把莫臥兒定個『不臣』,氣勢上就壓了一頭,也更好說服內部。」
劉馨懶得爭了,而是想了想道:「我記得你曾經說過,現在的莫臥兒皇帝呃,那個『帕地沙』,好像挺厲害的?」
「阿克巴呀,是很厲害,所以我原本是打算再等六七年,也就是等到阿克巴死後再對莫臥兒動手的。」
劉馨點了點頭,似乎是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對高務實說:「能讓你這麼惦記,甚至有點故意避其鋒芒的意思,想必他應該是真的很有些本事吧?」
「的確。」高務實點了點頭,道:「阿克巴,莫臥兒帝國第三代帕地沙。他的全名很長,長到我都記不住。此人出生於信德的奧馬爾古德村,是胡馬雍的長子。在他的統治時期,莫臥兒帝國在版圖及財富上都擴張到原來的三倍。
阿克巴建立了有力的軍事系統,也有效的進行了一些政治及社會改革。比如他廢除了向非同信仰人民實施的人頭稅,任命非同信仰人為高級行政及軍事職位,是首位獲得印度本土人士信任及效忠的莫臥兒帝王。
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務實的統治者,所以認識到穩定的帝國和子民的合作及善意有關,因此他翻譯梵語文學,積極參與國內的各種慶典。可以說,正是在阿克巴統治後,才建立了莫臥兒帝國多元文化的基礎。」
劉馨若有所思地道:「所以,他是一個優秀的守成君王?」
「守成?不,他既守成,也開拓。」高務實搖頭道:「阿克巴的父親胡馬雍從巴布爾那裏繼承了一個雖然堪稱龐大但極不穩固的軍事帝國。因為在巴布爾死後,莫臥兒帝國立刻就分裂了。
1540年,也就是嘉靖十九年,胡馬雍被比哈爾的阿富汗人打敗,被迫向西撤退。兩年後,在途經阿馬爾科特(在今印度拉賈斯坦境內)時,阿克巴出生。
據說阿克巴其貌不揚,身高大概是一米七,長臂彎腿、細腰闊肩,天庭保滿,但是頭向右側,走起路來略有跛行。當時胡馬雍已被放逐,阿克巴被寄養在喀布爾的叔父家裏。阿克巴幼時並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卻鍛練了一副強壯的體格。
1555年,即嘉靖三十四年,胡馬雍奪回失去的德里王位,宣佈阿克巴為合法繼承人,並指派他為旁遮普總督,以大臣拜拉姆汗等人作他的保護人。次年一月,胡馬雍去世,而德里也被阿富汗人喜穆奪去。
二月,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幫助下,阿克巴在卡拉瑙爾的一個花園內舉行登基大典,年僅十三歲的阿克巴遂成為莫臥兒帕地沙。然而,這個帕地沙只是名義上的,實際大權掌握在保護人拜拉姆汗手中。而且,此時北印度大部分地區還在阿富汗人的蘇爾王朝統治之下。
同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向德里進軍,企圖消滅喜穆的軍隊。當時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喜穆有騎兵五萬人,戰象一千頭,大炮五十一門;莫臥兒軍僅有騎兵一萬人,但莫臥兒軍卻有一支由優秀弓箭手組成的射騎隊。
這年十一月,兩軍在德里北一百八十里(註:90公里,高務實一般會說『里』而非公里。)處的帕尼帕特發生激戰。因為在三十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爾曾在此大敗阿富汗人,因而這次戰役被稱為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
戰鬥開始時,莫臥兒軍因受喜穆的戰象勐烈衝擊而顯得有點慌亂,但莫臥兒軍的側翼進攻之法很快發生了效力,射騎隊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總之最後戰鬥的結果是喜穆軍死傷慘重,喜穆本人也中箭被俘。據說,當喜穆被帶到阿克巴面前時,拜拉姆汗請求將他殺死,但阿克巴不同意。於是,拜拉姆汗直接抽出自己的寶劍,砍下了喜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