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113章 平台召對

第113章 平台召對

於這種文華殿宣召而言,就正規很多了,一般來說,是在有重大國務需要嚴肅詢問的時候才會發生。

    這就奇了怪了,建個大軍營也算重大國務了?哪怕這個軍營是堡壘化的,投資規模比較大,但這個「大」也只是個相對概念——對於大明的財政水平來說,建這樣一個超大型棱堡外加各種住房、倉庫等綜合性軍營,壓力不小。

    然而事實上,根據高務實的初步計算,單純只說建築項目上的花費,也就是「總營建費」其實絕對值並不大:大概七八萬兩而已。

    這……還不如建一艘大海船的花費,怎麼就夠得上重大國務了?

    高務實是懷着疑問進宮的,直到參見了皇帝,他才知道朱翊鈞要問的並不只是建京北大營的事。

    朱翊鈞問的是,太祖『養兵百萬,不廢百姓一粒米』,為何到了現在,天下開支近七成都花到了軍隊之上?

    他同時還問,如果說花了這麼多錢,軍隊異常強大那也還罷了,偏偏真正的善戰之軍少之又少,倘若各軍主將不帶家丁,幾乎大多數軍隊毫無戰鬥力,為何?

    這個問題高務實自信是能夠回答的,只是他奇怪的是為何朱翊鈞突然之間就冒出這個疑惑來了。

    更關鍵的是,這件事和上次申時行表示反對現在開建京北大營禁衛軍堡有關係嗎?是不是申時行對皇帝說了什麼話,才讓皇帝把拿到奏疏中的提議暫時擱置起來了?

    當然,疑惑歸疑惑,皇帝的問題還是要先回答,畢竟是「平台召對」麼。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歷史根源的,而且追溯來看,並不是只從朱元璋說起就行。

    晚唐以後,尤其是南宋後期正規軍的地位就已經不斷下降,而輔助兵則得到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所謂輔助兵,即在軍隊建制或地位上較諸正規軍或主要戰鬥兵低下,居於次要地位,或者是游離於正規軍編制之外,卻又有一定官方合法色彩的武裝力量——比如岳家軍,又比如當下的武裝家丁。

    究其原因,是由於自北宋以來,社會上重文輕武,中樞裁抑軍隊,導致軍人地位下降。相應的士兵待遇也不斷下降,因為軍戶不允許從事副業,軍官則把吃空額當作收入來源,無疑使得正規軍的戰鬥力大為下降。

    原來在隋唐時期地位較高的軍人,現在不僅成為處於農民之下的階層,甚至還成為不務正業的反面形象。軍人地位的不斷下降,導致正規軍的士氣日益低落,軍隊成分日益繁雜而不堪大用。

    明代的衛所兵制在初建之時,算是解決了後勤給養的問題,使得財政負擔減輕,其特點是寓兵於農,守屯結合。屯田成為各級軍隊指揮官的重要職責之一,依當時規定,邊地衛所的守屯比例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這樣做節省了大量軍費開支。

    太祖朱元璋曾以此自豪宣稱:「朕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然而事實上,軍隊的戰鬥力和訓練程度、卻因為大量的屯墾任務而日漸削弱。

    之所以朱元璋時期乃至朱棣時期的軍隊依舊保持着強大的戰鬥力,那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軍功勳貴集團還比較強勢,而且國家周邊並不寧靜,時不時就有「實戰鍛煉」的機會,所以當時的軍隊靠着這種慣性,還維持着一定的戰鬥力。

    其實從靖難之役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南京周邊的部隊,其戰鬥力已經出現了下降。單位兵力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南京的軍隊明顯打不過朱棣的部隊,原因就是南方已經承平了一些年頭,而朱棣那邊還動不動就和北元開片。

    另外,軍籍和民籍嚴格分開也是一個大問題。具有軍籍的人分為兩種:軍官與士兵,這兩種人都有軍田,而且都是世襲。軍官世襲變成了貴族,士兵世襲變成了農奴,這就很操蛋了。

    而士兵世襲又是一人從軍就永為軍戶,永不和民戶混雜。儘管長處在於兵源有保證,士兵生活較穩定,但作為世襲貴族的軍官由於生活太有保障,而一代又一代的懶散下去,最終就是隨着時間推移而越來越爛。

    而作為世襲農奴的士兵則終身任人驅使,前途沒有希望,其中稍稍有點上進心的,都會自發的逃亡。而不斷的逃亡,就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衛所兵的戰鬥力——畢竟剩下的都是渣渣啊。

    再一個,明代重文輕武之風更



第113章 平台召對  
雲無風推薦:  東唐再續  宦海龍騰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隨機推薦:  路人甲穿越記  白夜浮生錄  末世之黑暗衍紀  鹿覓仙途  都市無敵戰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