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是她們的主要職責,而三姑姐每天工作的時間甚至比丈夫還要多,完全是把自己當做一個男人。
除了吃飯和睡覺,她幾乎很少出現在後宅,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外面就是在書房。
這樣的媳婦和兒媳,當下的確很少有人能夠接受,黃芩嘆息一聲,看來三姑姐要在家裏終老了。
曲維貞也的確一直單身,她很快接任雲璐學院第二任山長,直到曲父曲母離開人世她也沒有嫁出去。
而是成了大楚一名傑出的女性,她將雲璐學院開到江南,南邊,中部和西部,分院多達十二所,幾乎是雲璐學院開到哪兒,哪兒的人便會聽到她的名字。
每一個雲璐學院的門口都豎立一塊碑,上面只有已任山長的名字,所以開頭第一個名字是黎寶璐,第二個便是曲維貞,大家想不知道她都難。
而她除了擔任雲璐學院的山長外,還以個人名義參與過工部的水利工程建設,甚至皇宮宮殿的修葺她都有參與過。
全大楚中等階級以下家庭的女性以能上雲璐學院為榮,也因為它的開辦,其他女院和技術類的院校也在大楚各地開放。
大楚的工藝技術出現井噴式的增長,就連史官們都忍不住在史書上給她記上了一筆,雲璐學院當年開辦的日期也被載入史冊。
誰也沒想到當年只是一個小小女院的開辦會載入史冊,成為推進歷史進程的一個推手。
而皇帝更是封她為三品淑人,哪怕她一生未嫁也成了許多女性都想成為的人。
她一生沒有孩子,也沒有收養任何一個,在死後直接將名下的財產分成五份,除了一份留給學院外,其他四份便給她姐弟四人的後人分了。
曲維貞也葬進了曲家的祖墳,世代享受曲家子嗣的供奉,畢竟她可是曲家第三個有誥命的人。
第一個是曲母,第二個自然是黃芩。
曲家算是飛出雞窩成了鳳凰,不知多少人羨慕他們,尤其是在曲靜翕成了工部尚書後,曲家村里那些深知內情的老人們紛紛感嘆曲靜翕姐弟的好運,當年被那對夫婦選中,從此踏上了一條通天路。
曲靜翕沒有太大的野心,但他會讀書,因此科舉成績還不錯,在二十五歲考中進士後他就開始進入官場。
他沒有野心,且感興趣的方向主要在農業上,因此三年翰林後他便進入工部,主要研究的是水利工程和水稻的種子這兩塊。
論數學,他是遠遠比不上她姐姐的,因此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設其實背後都有曲維貞的影子在,她也實名參與過黃河的疏通,好幾個水利工程的建設,甚至就是她帶着雲璐學院的學生們改進了水車,再由工部進行完善。
雲璐學院也是通過曲靜翕才在大楚各地遍地開花,朝廷多次給雲璐學院頒發獎章,鼓勵她們多做發明改良。
而曲靜翕對水稻的研究也達到了前無古人成就,通過層層選種培育,耗時近二十年培育出多達八種水稻種子,有產量較高的,也有米粒碩大的,更有鬆軟可口的
權看你想選擇哪一種。
在曲靜翕致仕時,他研究出來的水稻種子畝產已經達到了五百六十斤一畝,當然,這是試驗田出來的數據,其實放到民間播種也就能達到四百斤一畝。
這也比以前的畝產兩百多斤要高得多,而且口感上並無太大的差異,還是挺好吃的。
當然,他能有此成就也是因為他有一個好下屬,正五品的檢校工部員外郎傅大郎。
曲靜翕之所以會跑去研究水稻,一是因為他出自農家,想要讓農民的日子好過些,二則是傅大郎的影響。
那些年每逢假期,先生和師娘最愛帶他們去的地方就是農莊,到了地方把他們往地里一扔就逍遙自在去了。
而他和三姐則要帶着一群蘿蔔頭下地干農活,撒稻種,插秧,施肥,收割,甚至除草和捉蟲他們都幹過。
傅大郎種地並不是悶頭就干,他只會寫簡單的字,但用那些字和自己認識的符號,他記錄了很多很多的筆記。
除了水稻的種植筆記外,還有小麥的,各種蔬菜瓜果的,甚至養雞鴨鵝和魚的筆記都有。
在他考中進士前,他已經做了十多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