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就是引兩城或幾城互斗,比如產糧的幾個地區,他就今年命此地多交糧,另兩地少交;明年就可能再換一地交糧,仍是其他地區少交;如果兩地相臨,更是一地交,一地乾脆不交。
這樣一來,離得越近的城池心結越深,彼此總覺得「上一次如果不是你們坑我,我肯定不會被索取那麼多糧鐵鹽布,等等」,既然你坑我,那我當然要坑回來。
某一年被徐公點將點到多徵收的人看到旁邊的城池竟然沒有損失,當然也會懷疑「是不是上一回他交多了,見我沒交,就以為是我搗亂,所以故意陷害我?」
畢竟皇帝如果明旨索供,除非想造反,不然真沒人敢不交。皇帝看你順眼,要你多交,你也只能認命;皇帝看另一個城不順眼,不想用他的城產的布,不想吃他的城產的糧,你也只能眼氣。
徐公「統治」下一直相安無事的大梁,直到朝陽公主胡亂征丁征糧之後才變得團結起來,一致跟鳳凰台叫板。
花萬里出征之前,各城已經暗自聯手,打算少交或不交稅,「逼」鳳凰台讓步。
然後花萬里把他們打成稀巴爛,結下大仇。
然後花萬里現在「死了」。
想都知道,各城見煞神沒了,更要反過來變本加厲的報仇了。
於是今年的稅到現在還沒動靜。皇帝沒下旨,各城就一起裝傻——既然陛下今年沒下旨讓我交,那我就不交。啊?你說皇帝沒給任何人下旨讓交稅?那我怎麼會知道呢?
誰管皇帝到底有沒有飯吃啊?鳳凰台上的人全餓死了,就更沒人管我們了!
毛昭已經察覺到鳳凰台下各城對鳳凰台的仇恨之意。這仇說是花萬里結下的,不如說是天長日久之後,各城對大梁皇帝統治的不滿,積攢了許多許多年,許多許多代之後,這一代的大梁皇帝是個弱者,所以他們打算爭一爭了。
至於爭到什麼地步,就要看皇帝到底有多弱了。
天下大勢,本就是此消彼長。
怪不了他們。
毛昭不希望姜姬現在就把平衡打破,哪怕它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但也不要這麼快就把它打破。
因為他不確定姜幽是不是必勝的,如果她開啟戰端後又敗了,那大梁就真的是氣數盡了。
可姜幽那天說的話,他聽懂了。他知道姜幽也懂。
她就是要故意把平衡打破。
所以,雖然他一直在外面替姜幽推拒想見她的人,一面聽着城中的種種新政,一面焦急她接下來會怎麼下手,會對哪幾座城下手,一心三用,十分難受。
跟他相比,白哥就光棍多了。
姜姬叫他過去,讓他起草文書,白哥坐下鋪紙磨墨,「公主請說。」
姜姬念了幾座城的名字,就是點名讓該交稅的交稅。
其中就有河谷,讓他交糧。那裏不是慶王的封地嗎?就讓慶王交糧。
另外還有銀山,這個從她得知後就一直記在心裏的大城,一個產銀的地方!
她流口水很久了。
現在終於手握皇權——她已經命人去造帝璽了,王姻見過帝璽幾回——她可以下旨了!
她命銀山崔氏供銀百萬。
白哥如數寫出旨意後,讓姜姬看過一遍,無誤後就寫成聖旨,準備戳個印蓋下去。
他問:「可有璽印?」
雲青蘭肯定是把帝璽帶走了這個沒有疑問,但萬一公主手中還有一個呢對不對?
姜姬搖頭:「不必用印,先發下去在各處打個轉。」
白哥於是心領神會,特意避開毛昭,他這段時間憂心的誰都看得見,讓毛昭知道了,公主打草驚蛇的舉動就沒用了。
他避開毛昭後將未完成的「聖旨」送了下去。
於是,在冬天來臨之前,河谷與銀山都得到了消息。
雲青蘭已經在河谷登基了,就是王宮還沒建,他仍然暫時住在王家,並已經有了丞相:徐公。
王后當然是朝陽公主,人已經被關在雲青蘭的後院裏了,夫妻兩人時有爭執,雲青蘭的臉上也時常有傷痕,但據說夫妻二人感情還不錯,因為雲青蘭日日都回去安歇。
雲青蘭沒有追封他前面的妻子,於是在祭祀祖先時,慶王的王后
第652章 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