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剛才數落馬文順的那個,在後面嬌怯怯的叫了一聲,「戴連長?」
戴小點聞聲回頭,幾個小護士你推我搡,終於把她擁了出去,「去啊,去啊!」
小護士紅紅着臉蛋,慢吞吞的低頭走近,到他身前,勇敢的昂起了頭,「那個,戴連長,我們都……聽說過你,也知道你作戰英勇,一個人擊斃了那麼多日本鬼子,真了不起!」
「謝謝。主要是鬼子太弱了。」戴小點很裝13的說道。
小姑娘噗嗤一笑,抬起頭,有些發呆的看着他,他比那些人說的還要高,自己是小姐妹中最高的,卻還不及他的胸口。不但高,而且非常健壯,像一座山一般,給人以強大的安全感。女孩兒沒來由的更紅了臉蛋兒,羞答答的說道:「那,我們覺得您挺了不起的,嗯,就這樣。再見。」
戴小點有點發愣,看着小護士跑回去,幾個小丫頭耳語幾句,嘻嘻哈哈的笑成了一團。他雖然是穿越者,對於女兒家的心事也是完全不明白,搖搖頭,走出軍醫院。
********************************************************************
返回南苑軍營之前,為了避免有太多的新聞記者之流照相、採訪,戴小點換上了普通一兵的裝束,跟在特務團的隊列中,打算避開這些人的眼線。何基灃和張振華還覺得很好笑,以為他年輕人沒見過大世面,對於未來的關注有些害羞,拿他打趣幾句,也就由他了。不料等部隊回城的時候,他還是漏陷了。
記者都是一群蒼蠅般的傢伙,事先早就採訪過一些南苑軍營的戰士,這些人或者沒有參加過盧溝橋的戰鬥,但戴小點的大名卻無人不知,把他進營第一天就毆打副官、教訓張雷山、靶場上力壓群雄,以及最邪門的那一場斬首行動的細節,全部如數家珍般的抖了個底兒掉!
記者們如獲至寶,回去之後加上相應的創作文筆,推出市場,立刻引發了轟動。在很多知識人看來,這些傳奇小說般的故事全部是編造的,不值一哂;但更多的市民不管那一套,戴小點帶兵狙擊日軍一個大隊是鐵打的事實,現在又有這麼多趣聞軼事,可見是國家的希望,百姓的救星!有了這樣一個人在29軍,我們就再也不用怕小日本了!不但不用怕,要是戴小點能夠奮起神勇,把小日本趕回他們的老家,奪回東三省也未必是夢想。
提出這個理論的傢伙在報紙上開闢了專欄,和一些日本特務機關的御用文人打起了筆架,「戴君以一連140人之兵力,能夠殺傷日寇一個整編大隊,如果給他一個師呢?給他一個軍呢?如果給他擔任戰區長官呢?又當如何?」
日本人也不示弱,很快用更加專業的點評分析了盧溝橋戰敗的原因,例如始終沒有採用更加先進的戰術、沒有調派炮兵、盧溝橋囿於地形限制,正式的部隊展開面太小,形成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態勢,所以才有了華軍的一場小勝。
辯論雙方雞同鴨講,各自說各自的話,除了給北平百姓增添了幾分茶餘飯後的談資,別無任何作用。
另外一個讓人意料不到的人出現,把這種熱烈的情況推到了最**,就是馬世仁。他是北平城中極少數見過戴小點的,受北平城內15家報社的聯名委託,他有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就是帶領記者,找到這個一直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戴小點。
部隊行進到南苑軍營的大門口,馬世仁站在人叢中,老神在在的看着行進中的特務團,絕無旁人的那種伸長脖子、翹起腳尖,一臉崇拜英雄的模樣,他身邊是十幾個穿西裝、拿紙筆的傢伙,還有幾個脖子上挎着照相機,一看就是記者,「馬先生,您可得盯仔細了,」一個記者說道:「我們《華文報》給您錢,不是請您來遛彎兒的。」
「放心吧,看着呢。」馬世仁呵呵笑着,說道:「你們別一個一個看,就盯着那個兒高的。戴小點名字叫『小點』,人可一點不小,正相反,他是個大個兒,……」
「哎,那邊那個是嗎?」
馬世仁順着記者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呸的笑罵一聲,「你管他叫大個?你見過大個兒嗎?也別說,就你這副身板,可能看誰都覺着是大個兒的。」
眾人一陣鬨笑,馬世仁突然眼前一亮,手向前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