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老太太於都察院門前吞金的故事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在京城沸沸揚揚傳了小半個月,直到涉案人斬首的斬首、凌遲的凌遲、流放籍沒為奴等皆處置完畢,仍不斷有御史在上折時提起。
如沈瑞所料,作為苦主的沈家,有三個有功名的子弟被刑訊致殘致死,凡科舉正途出身的御史都不可能攻訐這樣的沈家,所以賀老太太這件事最終影響到的只是王守仁。
儘管案子塵埃落定,但御史本就是「風聞奏事」,各種彈劾王守仁的摺子依舊堆滿小皇帝的案頭。
小皇帝照舊一眼不看,統統留中,也不肯放棄王華入內閣、王守仁入通政司的想法。
而內閣就以「唯恐民意沸騰」為由,拖着不應。
朝上吵得熱鬧,處於輿論漩渦的王守仁卻是安之若素,沈瑞登門拜訪時,他這位老師正一身半舊家常道袍,抱着兒子手把手教其寫字。
見沈瑞隨着長安進了書房,王守仁撂下筆,笑着擺手讓他免禮入座,才道:「叫你閉門不出,到底還是跑出來了。」說話間把兒子交給長安領出去。
沈瑞笑道:「這不是案子都結了麼,因想念老師,這才趕緊來了。老師既然讓我進門,想來也是無妨的。」
說着又端詳起王守仁來,見他比先前黑瘦了不少,但卻神采奕奕,那精氣神絕非從前可比,不由暗贊,戰神果然是適合待在沙場,口中卻仍道:「老師清減了。」
王守仁瞪他道:「做什么小兒女之態。」
沈瑞尷尬的摸摸鼻子,道:「弟子也是有感而發。」
王守仁哼笑道:「你倒是比九月裏白胖了不少,不知是不是怠於功課緣故。」倒是上來就要考較他一番。
沈瑞也是習慣了,前兩日去拜見岳家,別說岳父大人考較,就是大舅哥也拉他做了兩篇時文。
沈瑞明白他們急於希望他入仕的心理,他自己也不是半點不着急的,這一科,無路如何也要中的,因為,壽哥真可能沒有耐心等他三年。
而且,馬上就是劉瑾主政的幾年了,他沒想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什麼的,他只希望有自己在小皇帝身邊,能夠如王華、王守仁這樣的官員說上幾句好話,許讓他們免於被迫害。
此次沈瑞來王家也是帶了近來習作的,便恭恭敬敬交了上去,又拿了一旁早準備好的紙筆默了一篇經典時文。
王守仁看罷文章,又看字,點頭道:「不錯,功課沒落下,頗有進益。字還需好好練練,寫得急了,要穩。」
沈瑞笑着謝過老師,才道:「最近一個月我二叔閒賦在家,也指點了我功課。」
王守仁挑了挑眉,又搖頭一笑,道:「到底是多年的翰林,又是國子監祭酒,倒也是你的福氣。」
沈瑞知王守仁也曉得了先前發生的事,這麼說已經是顧及他這個弟子的面子,十分委婉了。
要知道他年後去拜見岳父楊廷和,也被誇了文章有進益,當他提起二叔幫着指點時,楊廷和可是毫不客氣道:「倒是做了件明白事。只盼他日後不要再犯糊塗。」
沈洲這一污點,其實也或多或少連累了所有沈家子弟的名聲,楊廷和如何能忍自家前途無量的好女婿無辜受累。
沈瑞也不好替沈洲辯駁什麼,況且,沈洲這次納進士之女為妾委實是太蠢了些,也不怪人說他糊塗。
考較完功課,師徒兩個才真正談起了太湖用兵諸事。
大明的兵力如何,沈瑞心裏也是有數的,而王守仁也直言道:「軍紀鬆弛,武備空虛。」
不過到底是王守仁掌兵,總有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他簡要將幾場主要戰役說與沈瑞聽,講到激烈之處,仍聽得沈瑞心潮澎湃,陡升萬丈豪情,恨不得棄筆從戎,也在沙場上這樣馳騁一番。
「太湖水兵確實是人精心操練過的,虧得時日尚短,還不成氣候,且斷了他們的補給,才最終一舉拿下。」王守仁道,「也虧得是王尚書坐鎮,又親自過問各項調度。」
他口中所說的王尚書是南京兵部尚書王軾,「當初聽人說起貴州平叛對他推崇備至,他此次與他交道,果然用兵如神。可惜了老大人上了年紀,近年來身子舊傷頻發,曾幾次上折致仕。」
沈瑞也默默嘆氣,通常來說南京都是給人養老的地
第600章 鳳凰于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