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清也用過魯密銃,魯密銃比鳥銃打的更准更遠,但造價也更高。不過梅清仔細打量着手上的這支飛龍銃,卻覺得與自己用過的還是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這把銃前有準星後有照門,銃長五尺,重約六斤,這些基本上與她用過的魯密銃一樣,但槍托卻更彎更寬大。另外,火門蓋似乎也有些不同。
「這有些不同,有什麼特別用處嗎」梅清問。
劉鈞驚訝於梅清對火銃的熟悉,解釋道,「這把銃底火盤頂部有可以前後滑動開合的盤蓋,是特別設計用來防止點火藥飛散且還具有保險功能,防止走火。當藥池裝上引火藥後,可以關閉火門蓋,然後扣壓扳機時,轉輪軸旋轉,盤蓋開啟凸輪推動盤蓋槓桿打開盤蓋。」
「如此一來,發射前不用再用手打開火門蓋了。」梅清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裝置的特別之處。原來的火門蓋每次射擊前,得先打開裝藥,然後蓋上再往銃管里裝填彈藥,準備好後射擊時又要再手動打開,以便火繩落下點火。可打開蓋子到射擊前會有個時間差,雖然時間很短,可如果風大,那麼引火藥一樣會有被風吹跑的可能,甚至有雨的時候,會被打濕引火藥。
可有了這個裝置,實際上就等於省去了最後一道手動開火門蓋的動作。扣動扳機,龍頭夾着火繩落下,火門蓋自動打開,火繩點火,發射。既節省了一道動作,同時也把火門蓋打開火藥暴露的時間縮到最短,大大防止火藥被風吹雨淋的可能,只要不是大雨,一些小雨甚至都不會再影響到火藥點燃。
戰場之上,減少一道動作,有時就快了一分射擊時間,這點時間甚至能多發一槍,甚至是救一個戰士的命。更別說,這個自開火門蓋防風防雨了。要知道,當初北方士兵拒絕使用鳥銃,理由就是因為北方風大,火繩槍的引火藥容易被吹,不如火門槍直接用引線來的安全可靠。
「這個似乎跟合機銃上的陰陽雙機一樣的。」梅清也算是個火器行家,各種火器她都見過。
劉鈞已經有點見怪不怪了,點道道,「確實如此,其實還不止是借鑑了合機銃的陰陽雙機,這上面還有軒轅銃的痕跡。」這些火器都是當初趙士禎有感於北方邊軍總嫌鳥銃的點火問題,而特別設計出來的應對之策。
劉鈞的首席匠師是趙士禎的再傳弟子,對於這些都學過,經過改進後,最終在飛龍銃上改進了自發火門蓋,利用陰陽雙機,使得飛龍銃的性能大增。
「這槍托好比原本的魯密銃更寬,這又有什麼說法嗎」梅清問。
「加寬槍托自然是有原因的。」劉鈞有些得意的道,魯密銃的槍托本來就比鳥銃的寬,其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好看之類的,而是寬槍托可以抵肩射擊,原本的火銃是貼腮射擊,發射時用臉來減小後座力,增強穩定性和精確度。
自後世來的劉鈞,當然知道後世大多數步槍都靠抵肩貼腮來降低後坐力,特別是抵肩射擊。而此時大多數的槍托太細,根本不適合抵肩射擊。因此,劉鈞毫不客氣的把飛龍式的槍托改成了後世步槍的大槍托式樣。
如此一來,飛龍式的射擊方式也從貼腮射擊,改為了抵肩貼腮射擊,大大提升了射擊精度。
「我可以試試嗎」梅清聽劉鈞說了這麼多改進後的優勢,都不由的手癢了。
「當然可以。」劉鈞笑着點頭,士兵們還在打掃戰場,包紮傷員,暫時還有些時間。
劉鈞從身上取下彈藥包遞給梅清,梅清接過打開,看到的不是熟悉的火藥管、鉛子彈、引藥罐,而是一排排的紙筒子,不由的疑惑。
她也算是經常用火器了,對火銃射擊流程相當熟悉,一般火銃的裝填是很繁瑣的。首先得取一個提前定量預裝好的竹藥管,把裏面定量的火藥倒入銃管,然後再從鉛子袋中取鉛彈放入銃管,再塞一些碎布進去用通條捅實,用來固定住裏面的火藥和鉛子,不會使得槍口下垂時彈丸掉出來。
然後再從引藥罐里量一些引火藥倒入火藥池,再關上火門蓋,點燃火繩夾進龍頭,整個裝填過程才算完成,然後打開火藥池、瞄準、射擊。
在這個裝填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會使得無法發射成功。而如此繁瑣的裝填過程,每開一槍,都得好半天時間。